世子手不离书,书不离手,天天看的什么书?
世子爷,臣求求你别在秀了,你这样优秀显的臣好笨!
早上朱雄英在苏州城喝的豆浆,转悠了一上午,回苏州府衙的时候,魏观等人早已恭候多时。
楼英身边站着两位医士,一位白面无须,一位三寸长须,头戴布帽,身有药搭。
真的是一身药香。
三人正在观看一堆纸,楼英时不时的解释着。
见朱雄英进来,众人行礼,楼英介绍,没胡子的戴思恭,有胡子的王履,两人激动难以言表。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又号奇翁、抱独山人。
江苏昆山人,着有《医经溯洄集》1卷,《百病钩元》20卷,《医韵统》100卷,以及《小易赋》,《十二经络赋》等。
惟《医经溯洄集》行世
戴思恭字原礼,号肃斋,婺州浦江(今属浙江诸暨县)人,家世业儒,并数世业医。
父戴士尧是文学家戴良之兄。
早年弃儒学医,弟思温,字原值,号益斋,亦以医名。
元至正三年,戴士尧携子思恭、思温至义鸟,投丹溪门下学习。
戴氏还从罗知悌学过医。
(古代不能直呼其名,那是不尊敬的行为,写小说在写小名,太啰嗦。)
王履最反对门户之见,朝廷大力支持开学院,笼络天下医者,那将来医术水平将是何等盛况?
治病救人,疑难杂症,减轻百姓病痛,不就更加容易?
一个人再有本事也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肯定,特别是决策者的肯定和认可。
王履看着朱雄英就像看到一个宝物,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看法。
四人顿时把众人晾在一边,朱雄英时不时的拿笔记录,一脸认真受教,时不时提出问题,每次都能指向关键,这样让三人更加钦佩。
最怕的是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
专业问题朱雄英从来不乱发表意见,而是交给他们三人讨论,
但是提到怎么赚钱?哼哼,在座的都是弟弟。
一堆纸改了又改,中午饭都是对付的,
朱雄英特别强调,以后医士所开处方,必须字体工整。
一直讨论到傍晚,这才定稿。
蓝玉早就跑没影了,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很是无趣。
朱雄英提议,重新腾写一份报于朝廷。
三人哪里不同意?分别亲自执笔,一直写到天亮。
朱雄英也没闲着,强撑困惑之躯,写奏疏。
王景弘不敢打瞌睡,亲自研磨伺候:“爷,你身体还没好,不可这样操劳,你要是有个感冒发烧,陛下还不剥了臣子?”
朱雄英看了一眼道:“三位神医都没睡,我怎可先睡?是不是你在教本世子做事?”
王景弘跪了:“臣不敢!”
朱雄英淡淡道:“谅你也不敢,起来吧。”
得,王景弘急忙闭紧嘴巴,只能眼神求助三位医士,那三位兴奋的握笔的手都在抖,全身心的对付纸笔了,哪里有功夫看一眼朱雄英?
药神啊!妈耶,太诱惑了啊!
这辈子能被封药神,呜呜,死也值了哇!
日出日落,天光微亮,六百里加急已至金陵,直接递送勤政殿。
朱元璋看着厚厚,沉沉的巨大奏疏犹豫了,这有多少字?目光一扫,最起码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