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7章 圆融贯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布袋和尚一句出气的话语也不敢说,从方丈里出来。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只见岳林禅寺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陈旧的建筑已经拆为了平地,显得视野很开阔。

    布袋和尚信步来到岳林寺改建的工地,发现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阁,所有的工程都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的确都在等着木料运回来立柱上梁。

    他暗自惊叹:闲旷老和尚真的成精了,早在一年之前,自己出发伊始,他就已经算准了木料从武夷山弄回来的日期!

    布袋和尚见此情形,不敢怠慢,马上挖空心思,刮肚搜肠,苦思冥想着将那一大批栋梁运回岳林寺的方法。

    他坐立不宁,便不停地在寺院里来回游荡,不知不觉里来到了原来的大雄宝殿前的一口古井旁。

    他心不在焉地坐在井沿上,看着空明的月光像水一样从高缈辽远的天空流泻下来,浮动在地面上,朦朦胧胧,缥缥缈缈。风物如梦缕,虚空如淡烟,一切似真似幻,令人飘飘欲仙……忽然,布袋和尚似乎听到了一阵隐隐约约的海潮音。

    曾有古人将佛陀说法的声音比喻成“海潮音”——音之大者,譬之于海潮;言之信者,誓之如海潮。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

    海潮音时节不差分毫,如佛菩萨的无缘慈悲,为众生应机说法。

    “梵音海潮音。”这隐隐的海潮音,是佛祖显圣说法吗?可是,大雄宝殿尚未建起,佛像尚未重塑……

    布袋和尚感到,海潮之声是从古井传出来的。他低头向井中望去,井水之中飘摇着一轮明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千轮水月一月摄。

    江河湖海皆为水,何方月夜无水月!

    他忽然想到了法界缘起“自在无穷”的佛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百界千如,百如千界,法界互融,事事无碍,圆融贯通……Μ.

    布袋和尚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连夜返回了象山港,让船员们将千辛万苦才运来的木料尽数抛入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这是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到他的故国。他并不是衣锦还乡,而是衣衫褴褛,光头赤足,沿街乞讨。但是,他受到的欢迎,比国王出巡更为热烈,迦毗罗卫国的人民倾城而出,双手合十,眼里噙着泪花,恭迎佛陀的归来。

    佛陀没有听从父王的安排,住进王宫,而是与比丘们同样住在了城外的森林之中。

    有一天,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佛陀住所,从车上下来一位贵妇,她就是佛陀的姨母,也是佛陀的继母,更是佛陀至亲的母亲——当初,释迦牟尼(那时也叫悉达多)降生的第七天,他的生母摩耶夫人便魂归忉利天,于是,他的姨母波阇波提成了他的养母,将他抚养成人。

    波阇波提与佛陀相见之后,拿出了一件她亲手织成的金光闪闪的袈裟——唯有佛才配穿的金缕袈裟。她双手捧给佛陀。

    然而,释迦牟尼佛却拒绝了,说:“谢谢,请您施舍给僧众吧。布施僧人,将有大果报。”

    波阇波提强调说:“可是,这是母亲我特意给你织的啊!自从你出了家,每当想你的时候,我就手织金布,绣制这件袈裟,藉以寄托思念。可以说,这件袈裟上,每一针、每一线,都浸透着母亲的心意与爱怜。”

    佛陀十分感动,但他仍然说:“母亲因为爱我才给我袈裟,这种恩情并不弘广。如果你布施给众僧,就是供养三宝,同时也就供养了我。供僧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要这样奉劝母亲。”

    佛陀又说:“我的僧团中有很多大阿罗汉、大菩萨,例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供养他们,富德无量无边。”

    波阇波提明白了布施的意义,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她高高兴兴将金缕袈裟奉施众僧。

    她在僧众面前依次走过,面对这件异常精美、只有佛才能配得上的袈裟,无人敢拿。

    最后,弥勒接受了下来。

    不久,佛陀与弟子们游化到波罗奈国,这里是弥勒的故乡。然而,他刚生下来便被迫离开了故国,所以,这里没人认识他。

    那天,弥勒身穿金缕袈裟进城乞食。

    他本来就与佛陀一样,身具三十二相,五官端正,面色紫金,似乎放射着柔和光辉。

    而今又穿上庄严的金缕袈裟,更加光彩照人,引人注目。

    他站立在波罗柰城大道旁托钵而立,真是神采飞扬,仪态万千,威光赫赫,妙笔难成。

    人们围观着他,只顾欢喜赞叹了,却忘记了给他送上食物。

    有一位珠宝师偶然路过这里,看到弥勒庄严的神态,心中非常敬仰,热情地邀请他到自己的家里供斋。弥勒答应了他的要求。

    珠宝师亲自下厨,为弥勒准备了精美的斋饭。

    按照那时僧团的规矩,比丘接受人家供斋之后,必须为斋主讲经说法。

    于是,饭后,弥勒净手漱口,升座为珠宝师讲说佛法。

    弥勒发心学佛比释迦牟尼还早四十大劫,已经修行了无量时光,所以,他声音甜柔,言辞优美,说理透彻,比喻巧妙。可以说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犹如龙吟凤啼,仿佛天乐奏鸣……

    珠宝师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如醉如痴,听得完全入了迷,忘了时间,忘了地点,甚至忘了自己。

    今天,城里有一位大富翁要嫁女儿,在此之前请珠宝师加工一颗罕见的月明珠,作为女儿的陪嫁。因为这颗月明珠十分珍贵,所以加工费也高达十万。

    本来,珠宝师应该在中午之前将月明珠加工好,可是,他只顾为弥勒准备斋饭,以及听法了,完全忘记了这件事儿。

    等到大富翁派仆人来取宝珠时,珠宝师听法正听得上劲,心不在焉地说:“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儿就加工。”

    仆人生怕他再忘记,就将那颗月明珠放到了他的手上,然后回家去了。

    大富翁听了仆人的汇报,焦急地说:“这件珠宝今天就要派用场,如何能拖延呢?你带上十万加工费去,若他仍然不动手,就把月明珠要回来!”

    仆人再次来到。然而,珠宝师仍然在听弥勒说法。

    仆人拿出金灿灿、光亮亮、叮当响的十万钱币。但是,珠宝师不为所动,依然全神贯注地倾听弥勒宣扬的妙法。

    仆人无奈,只好将月明珠收了回来。

    珠宝师的妻子眼睁睁看着到手的金钱又失去了,十分气恼,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屋里冲出来,大声呵斥珠宝师说:“你得到十万钱币只是举手之劳,足能使得我们家三年衣食无忧。而你只顾听这个沙门(僧人)夸夸其谈了,丧失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

    珠宝师听了妻子的话,既觉得闻听佛法重要,又感到失去赚钱机会可惜,心里十分矛盾。

    弥勒知道他的心情,说道:“下午既然没工作可干了,你能和我一起回精舍(佛教修行人居住的道场)吗?”

    珠宝师也想出去散散心,就跟随着弥勒一起回到了精舍。

    弥勒问众僧:“如果有施主请一个持戒清净的比丘到家里供斋,所得到的利益与十万金钱相比,会怎么样?”

    佛教最初的五个比丘之首憍陈如立即回答说:“假如有人得到了一百车珍宝,也不如供养一个清净比丘得到的福报多。”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说:“如果有人得到一个国家的财产,仍然不如请一个持戒精严的沙门来家供养获得的利益多。”

    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说:“哪怕全世界的财宝,也无法与供养净戒僧人所得到的益处相比。”

    其余众僧纷纷发言,说明供养清净比丘可以得到难以想象的福德。

    这时,天眼第一、能看见过去、未来的阿那律尊者说道:“全宇宙的宝物虽多,但是远远不能与供养持戒精严的沙门所得利益相提并论!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

    “在九十一劫之前,毗婆尸佛涅盘后,那一期的佛法灭尽的时候,我本来是穷困潦倒的樵夫,以砍柴为生,因为一念善心,把自己的一碗粗糙不堪的稗子粥,供养了一位辟支佛。没想到,立刻就得到了无量功德。当世,我就被国王拜为了大臣,富贵荣华,享用不尽。其后,历生历劫,我都无所缺乏。到今生,我未出家之前,时常优哉悠哉,兄长摩诃男很是嫉妒,但母亲说我天生的福德。摩诃男不服气,当我在田野里监工的时候,他用苫布罩上空碗、空盆当饭,给我送到田间。然而,当他揭开苫布的时候,却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本来空空的碗盆里已经储满了美食……你们看,我以很少的一点稗子粥供养辟支佛,所得功德九十一大劫以来从未减少。而且我以此福德,得以遇见释迦牟尼佛,证得阿罗汉果位,永远脱离了苦海。”

    珠宝师听后,欢欣鼓舞,从此成了一位谦恭的居士,时常供养三宝。

    后来,弥勒将那件象征着佛教法脉的金缕袈裟,献给了佛陀。要知道,当初,他之所以接受这件袈裟,不是贪图它的华丽,而是为了成就波阇波提供僧的功德。

    ……

    布袋和尚两手空空回到了岳林禅寺。

    他一进山门,闲旷和尚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