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这雨,就这样应景的来了。沙啦啦,沙啦啦……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在这里特别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当时他要求我们背诵何其芳先生的这篇课文《山雨》,九年过去了,写文章竟然用上了)
这雨,一直在下,像是一曲无字的歌谣,四面八方,皆是欢声笑语,由远而近。
人们欣喜若狂。官员们在官署相互祝贺,商人们在大街上引吭高歌(终于有农产品可以卖了,因为很快就要丰收了),农夫们在田野里欢笑,抑郁的人也觉得喜悦,得病的人竟然很快就被治愈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喜雨亭记》记载: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而这时,在人群中的王闰之快步走向苏轼,两人紧紧相拥,这雨,是夏天的热雨,有些温度,而他们的两颗心也紧紧连在一起。
雨越下越大,正所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而这在其他时候格外令人心烦的雨声,在密州,大旱之后,却成了最美妙的乐音。
这正是久旱逢甘霖,在人生四喜中,排在第一位。
这时,一位老人在人群中高呼:这是太守的功劳!苏大人真可谓是“雨神”!是苏大人给我们求来的雨!苏大人说用十年的阳寿换我们密州的一场大雨,感动了老天爷!
密州百姓听罢,齐刷刷地跪下,向苏轼表达谢意。(特别提醒:不要只是以为只在皇帝面前下跪,苏轼作为地方官可以说是民之父母,百姓跪拜父母官,如同跪拜自己的亲生父母。)
苏轼的眼里含着泪花,他对百姓说:“可千万不要这样,快快请起,这可折煞我苏某人了。”
紧接着,他和王闰之一起去搀扶百姓,而很多百姓,依旧是长跪不起。
苏轼看着百姓不愿意起来,怕这件事情流传开来后对自己不利(人怕出名猪怕壮,皇帝很害怕地方官员在地方上形成自己的势力,可见这时候的苏轼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于是就和百姓一起跪下,朝天空三叩首,大呼:“功劳不在于我,是天子的圣德!”
一个月过去了,密州迎来了大丰收。
苏轼与王闰之就这样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接下来,深秋,苏轼在密州组织了一场田猎,这时,苏轼与王闰之骑上了马,奔腾驰骋,共享人世繁华,一边打猎,一边唱歌,表达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似水年华。而追随者呢?据苏轼自己说,密州的百姓“为报倾城随太守”“千骑卷平冈”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连好几里地。苏轼在密州深得民心,这里面,有不少,得益于王闰之的加持。首先,王闰之把苏轼的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苏轼上班没有后顾之忧,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危急关头,王闰之想到了祈雨这个办法,最关键的是,苏轼听从了她的建议后,老天爷也是很给面子,降下甘霖,解了苏轼的燃眉之急。而后,正如王闰之所预料的,那些盗贼们纷纷金盆洗手、重新做人,而苏轼也对他们宽大处理,给他们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之后,让他们回家种地,自食其力。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就在王闰之四两拨千斤一般的计策之下迎刃而解。
在苏轼的正确领导下,密州大治。
苏轼对这一个他曾经认为没文化的妻子,刮目相看、心悦诚服。
他在心里想:我的成就中,也有至少一半是老婆的功劳。
看到自己在地方上做出的辉煌政绩,苏轼有点飘。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官署中,苏轼的得意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王闰之觉察出一些不好的苗头,时常劝告苏轼:“你是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公众人物,又取得了很多成绩,很多人都在盯着你看,因此你说话要格外小心谨慎,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言论给自己惹祸(他的恩师欧阳修也这么跟他说过)。”
可苏轼自我感觉良好,他一点也没有觉察到危险正在悄然降临。
后来,他调任徐州,在那里,他继续带领当地百姓,与灾难抗争,并取得了许多成绩。他与当地百姓并肩奋战,驯服了洪水,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洪灾结束,一位书生,前来求见,对他说,“今生不望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这位书生,名叫秦观,他是后来的苏门四学士之一,他讲出了许多苏轼粉丝的心声。
苏轼更加飘飘然,他在这时已经不太懂得抑制自己的个性,已经不太会控制自己的言辞。于是乎,危险离他越来越近,因为,苏轼再牛,也躲不开这样一个官场法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法则:个性者出局,大嘴者死。
王闰之同志,苏轼很快就要遭受人生中的大挫折,过去你都是个配角,接下来,你的主角光环将会照耀苏轼的整个世界。
果不其然,调任湖州之后,苏轼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