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来说,江夏体系形成了一种以熊槐为最核心的地方行政体系。
基层官吏、中层官吏的任免需要由制置使推荐、巡抚司审核、令尹决断三步。
其中,制置使是由熊槐直接任命的,并且制置使手中没有兵权,这也就是说熊槐可以随时拿下制置使,纵然制置使在地方权柄太大跟中层基层官员勾结也形成不了什么威胁。
而巡抚司又是熊槐的亲信集团代表昭睢所掌管,昭睢长久在中央,在熊槐的监管下,他更不可能有自己的心思。
而令尹也是熊槐任命的。
所以归根结底,所有的人事任免权最终都会落到熊槐手中。
而制置使、巡抚司、令尹三方又是没有什么利益钩连,很难形成一个统一且有目标的集体。所以又形成了三方相互制约的局面。而这三方又处处有熊槐的影子。
而田忌所进行的西禁军改革,就很政治改革有一些不一样。
军队改革,无非两个目的,一是要提高忠诚度,二是在提高了忠诚度的前提下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熊槐授意、田忌主持的西禁军改制,便是以忠诚度、战斗力两个作为目标进行突破。
西禁军绝大部分都是从奴隶、濒临破产的百姓当中募集,而熊槐又给了他们一个取得田地脱离奴籍的机会,这些人对熊槐的忠诚度自然很高。从淮泗之战当中就能看得出来。壶口的西禁军虽然战斗力不如正面黔夫的军队,但是在昭应的指挥下仍然坚持阵地死战不退。鏖战一天后竟然还能继续投入到禀水战场。若是没有忠诚度,在壶口齐军重甲精锐出来的时候就跑光了。
当今西禁军的忠诚度很高,但是熊槐从不认为这种忠诚度会一直高下去,这些人终究是封建社会的士兵,并不是未来那人民子弟兵一样有信仰!这些人所图的也就是活命和吃饭。
熊槐让这些人有了活命的机会,可是一旦他们的认知程度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他们便不会再满足于活命这个条件,那么这个时候,熊槐对他们的恩情就不怎么再管作用了。
所以,熊槐授意田忌改制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的吃饱饭。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颁布军饷制度。
在战国时期,士兵是没有军饷的,郡兵大部分都是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跟随大军作战得到的是一些土地。而常备军虽然社会地位高,但是也没有军饷,他们取得战功与之对应的是社会地位的提高。
但是,就常备军而言,社会地位的提高,土地的颁发,对他们其实并没有多大益处。他们是常备军、职业军人,不从事农业生产,那么他们土地只能交由他们的妻儿耕耘,但是他们的亲属又能耕种多少?所以形成了很多的土地荒芜的情况。
军饷制度的确立,并不是熊槐一时兴起,而是他思考了很久。之前一直苦于没得钱,但是从淮泗封君哪里拿了几百万钱后,暴富的熊槐瞬间就有资本去颁布这个法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