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放出他那圣人般的光辉,让我楚王熊槐仁德的形象深入六国人心,增加他们对于熊槐对于楚国的向往和崇拜,这样日后攻城掠地之时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但是,若是类似长平之战那般的倾国之战,敌国最后的有生力量都被我俘虏的时候,熊槐肯定也会作出很白起一样的决定—尽坑之。
这个时候敌人最后的能够作战的有生力量都在我手中,我还要屁的仁德形象?塑造这个形象就是为了日后打他们的时候减少阻力,现在对面能打的都在我手中,我把这些人杀干净他们就没有抵抗力量,那我再攻城掠地就没有阻力,孰好孰坏?
换句话说,该仁德的时候要仁德,但是要冷血的时候决不能再要什么狗屁仁德。仁德,只不过是达成目的手段罢了,决不能将他奉为圭臬。宋襄公就是前车之鉴,在这种不该要仁德的时候为了那点仁德,屁股挨了一箭。
那么还有一部分没有牵挂的,这种就好办了,也是两种选择,一是参加楚军,二是作为农民获得分配的土地。楚国南方,也就是长江以南,很大部分土地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这种土地没有经过开发,土壤肥力等等肯定比不上其他地方,但是这种地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地多,这样的地很多,我亩产比不上北方肥沃土地,那就可以跟北方土地拼数量,并且随着对这类未开发土地开发程度的加深,土地收入会不断的增长,从长远来看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措施。
此时,熊槐也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口。
人口是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当下楚国人口多么?多,一千多万,远超六国,但是楚国所需要防守的地块也很多,要面临着来着巴蜀、秦、韩、魏、宋、齐等国的直面威胁,边防压力远超其他国家。所以需要供养的军队就要超过其他国家。
楚国当下有着近二十五万常备军,远超其他国家,已经极为接近三十万常备这个国家供养极限,但是熊槐时常感觉到这二十五万常备军不够用。单说陉山之战,秦魏两国就黏住楚国近二十万常备军,当时郢都只有两千余人布防。可见楚国兵力捉襟见肘到了何种程度。
熊槐穿越到这个世界来,肯定是要平定六国的,那么他肯定会跟秦国一样,将要面临六国合纵。楚国不比秦国,秦国有着函谷关险要之地,六国的兵力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六国在函谷关堆再多的兵,攻不破函谷关也没屁用。而秦国只需要派出足以防守住函谷关的兵力即可。
楚国不一样,楚国漫长的边境线几乎没有跟函谷关一样险要关卡。就像陉山,虽然很重要,但是防守起来仍然是很吃力。并且楚国北部河网发达,若是六国连横攻打楚国,还可以利用这发达的水陆交通来发挥兵力优势调动兵力。
这也是熊槐为什么必须要阳夏八城的原因,就是要在重镇陈城以北建立一个缓冲带,这个缓冲带就是未来魏楚交战的主力战场。有了这个缓冲带,陈城就不会直面魏国兵锋,如此一来便可以跟宛城一样,作为后方基地源源不断的为阳夏这个缓冲带输送兵力和粮草。
若是没有阳夏八城这个屏障,魏楚交战,一旦魏国把陈城围死,那么楚国整个北方就会陷入没有重镇依托补给的情况,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想到这,熊槐眉头紧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