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时,朝廷的诏令、章奏等各种文书均用白麻纸;抚慰军旅,则用黄麻纸。《唐六典》记载:中央图书馆集贤院所藏古今图书共一万两千多卷,皆以益州麻纸写。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质地优良的麻纸被更广泛地用于书籍的印制。再加上文人墨客的个人需求,导致成都麻纸的价格居高不下,可还是供不应求。
所以,李二陛下听了马大秘的说项,便把主意打到了徐齐霖要改进的纸张上。
如果能成,那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不行,李二陛下再用麻纸印书,大不了被魏大爷等人啰嗦呱噪一时罢了。
徐齐霖看完书录,觉得是不是自己对马周吹大了,李二陛下才有如此高的期望。现在很有必要先打个预防针,免得日后李二陛下不满。
“陛下,微臣所造的纸之所以价格较低,主要是在原料上可以广泛选取,比如稻草、麦草、芦苇、竹子、木头等等。”徐齐霖说道:“也正是如此,造出的纸可能不是很大,质量嘛……”
在古代比较简陋的条件下造纸,纸张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原材料的纤维长短;纸张的质量也与材料的选择密不可分,而不是工艺上的优劣。
徐齐霖的造纸术改进,主要是改生石灰为火碱,提高出浆率;调制纸浆时加胶,并用硫磺进行漂白。
按照徐齐霖的估计,这样造出来的纸价格较为低廉,应该能够进行雕版印刷出书。
但在质量上,徐齐霖估计比不上麻纸,印出来的书时间长久会发黄。
而且,徐齐霖不打算印刷卷轴样的书籍,而是后世的那种旋风书。这无疑也是一种创新,对纸张大小的要求也不会太高。
徐齐霖给李二陛下解释一番之后,又接着补充道:“微臣以为,书籍本就是消耗品,除了要长久收藏的,常用的能保存十来年也足够了……”
依据后世的思维,徐齐霖认为常用书籍不必在质量和保存年限上有太高的要求。就象教科书,还不是每年都印,每年都发,那质量可比现在要强得太多。
李二陛下微微皱眉,这理念和他想的有些差别,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沉吟半晌,李二陛下说道:“且先把新纸造出来,你不是也说如果选料精细,成本虽高,也能造出好纸嘛!书籍从用途上分类,选择不同质量的纸张,这道理倒也说得过去。”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又问道:“至于你说的旋风书,且拿书样儿来给朕看看。”
徐齐霖连忙答应,说道:“那微臣明天便把书样儿拿来。微臣觉得,翻看起来也很方便。”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勉励道:“若是造纸印书能成,便是大功一件。千牛备身前面的权守,或可去除。”
“微臣谢陛下恩典。”
明白了,就是不让俺赚钱,却准备给俺升官。好吧,手套换兜子,亏吃得小一些,也算是个安慰!
李二陛下似笑非笑地说道:“马舍人于你甚是看顾期许,你也曾答应要送楹联于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