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态了,连忙请罪,表示是车马劳顿,水土不服所致。没什么关系,休息两天就好了。
“我还以为你是忧心政务。”刘协开了个玩笑。“其实渤海的表现虽然不算上佳,却自有可喜之处。我还在想着,要不要在中原也选几个郡国,依渤海之例施行呢。”
张昭抬头看着刘协,将信将疑。
“反对度田的人去了渤海之后,度田的阻力小多了。诸郡国能有现在的成绩,也有渤海的一份功劳。如今中原度田进度迟滞不前,也许就是缺少像渤海这样的选择。”
张昭无语。
天子这是把反对度田的人当成不服教化的罪犯,把渤海当成流放地了吧?
他很想问,却又不知道用什么理由。
“听说孔融去了渤海?”刘协转换了话题。
张昭点点头。孔融与孙策见过面,肯定瞒不过天子。
“他的确在渤海。臣起程之前,曾邀他同行。只是他无意奉诏,只想在渤海与三五好友读书喝酒,还请陛下见谅。”
“是这样啊。”刘协有些惋惜。“我来本还想委托他重修《孝桓帝纪》呢,既然如此,只好再找其他人了。匹夫不可夺志。他不愿意来,总不能勉强他来。你说对吧?”
张昭哭笑不得,一面点头附和,一面问道:“陛下决定重修《孝桓帝纪》了?”
“嗯,我觉得孔融这个建议很好。虽然他不愿意参加,将来重修完,还是应该为他记一功。仔细想起来,党事的根源还真就是在孝桓一朝,现有的《孝桓帝纪》太简略了,不足以参考。”
张昭暗自叫苦。
看这样子,不管孔融是否参与重修《孝桓帝纪》,他这麻烦是跑不掉了。要想安度晚年,必须有点功劳,以堵悠悠众口。
或许应该让他去漠北,寻找商朝遗民,以及失落的连山、归藏。
张昭略一思索,便代替孔融做出了决定。
虽然代孔融决定么大的事有失冒昧,但他相信孔融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并欣然接受这次艰苦的旅行。
“陛下,臣以为,当下有一件事,比重修《孝桓帝纪》更为迫切,且非孔融不可。”
“哦?你说的是什么事?”
“臣昨日听周瑜说起漠北之行,得知有商朝遗民在漠北极远之处,可能藏有连山、归藏之类的坟典。臣以为,可派孔融随使者北行,研究其语言、典籍,取回遗珠。《易》乃六经之首,三易更是三代之象征,若能取回连山、归藏,则不仅《易》可完璧,亦是大汉王道必兴之征兆。”
刘协听得有点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随即又意识到周瑜在搞什么花样。
不得不说,这一招请君入瓮玩得很高明,用一个可信度存疑的会议为诱饵,直接钓上了孔融。
他只是有些奇怪,张昭难道不知道那些事吗?
他也不想想,他从渤海赶到赵国就累得不行,孔融快六十岁的人了,跑到几千里以外的极寒之地找什么商朝遗民,是不是有些太夸张。
“你确定孔融愿往?漠北可不是中原,一年有半年是冬天,冰雪覆盖,物资又奇缺。年轻人或许能支撑得住,他一个年近花甲的书生……”
张昭一听“书生”二字就觉得刺耳,忍不住说道:“陛下,孔融虽是书生,胸中却有浩然之气,放眼天下,哪里去不得?”
刘协被张昭噎了一句,也觉得无趣,索性点头答应。
“就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