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有很多猜测。
其中一个说法就是曹操进攻徐州时杀戮太重,甚至屠城,而诸葛亮的族人因此受灾,所以诸葛亮与曹操不共戴天,宁可隐居隆中,也不肯为曹操效劳。
但细细分析,这一点是有问题的。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人。阳都在琅琊腹地,曹操进攻徐州时,并没有到达阳都。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后来还成了魏国大将,不仅胸怀文韬武略,还是谈玄论道的名士之一,表明年轻时受到了很不错的教育,不像经过家族覆灭的大难,劫后余生。
所以,个人恩怨应该不是诸葛亮反感曹操的原因,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现在诸葛亮提到了袁绍,对他大有启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曹操都是袁绍的部下,甚至是打手。他在中原作战,本质上是作为袁绍的别部,而不是他本人想要逐鹿中原。所以袁绍有很多事交待给他做,当他遭受吕布、张邈背刺时,袁绍也曾派大将朱灵统兵增援。
袁曹本是一体,所以曹操屠徐州的事也算到了袁绍头上。陶谦与袁绍不和,双方多次发生冲突。袁绍想借曹操之手杀掉陶谦,逻辑通顺,没什么毛病。
虽然事实未必如此。
就眼下而言,徐州人对袁绍的印象并不好,至少不会像刘协猜测的那样,徐州大族箪食壶浆,主动迎接袁绍入主徐州。
如果是这样的话,刘备守住徐州的机会就大了几分,山东的形势或许不会像他预期的那样发展。
“你离开琅琊好几年了吧?”刘协打量着诸葛亮。
“臣虽离乡数年,却与乡里多有音讯往来,对徐州舆情并不陌生。臧洪因郡将而与袁绍决裂之事,臣就有所耳闻。”
刘协笑笑。
诸葛亮特意提起臧洪,自然是为了佐证他的论断,表明徐州人对袁绍印象不好。
不过臧洪、刘和入朝,的确会对徐州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影响有多大,现在还不好说。
但他对徐州的形势判断需要调整,这是不争的事实。
刘协命诸葛亮专门负责徐州来的消息,并下令加大对徐州形势的监控力度,传诏河内太守董昭、兖州牧曹操,加强信息收集,及时通报。
周忠趁势提出,请天子回驾河东,至少也应该去关中。
金城实在太远,消息滞后严重,就算马匹供应充足,也难免有鞭长莫及的遗憾。
刘协没理他,却也没说什么。
他暂时还不想去关中,却不能说得太明白,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让这些老臣知道他在想什么,十有八九会疯,他也会由圣天子变成没有人性的暴君。
如果被山东的大族知道他想干什么,那些人大概会毫不犹豫的支持袁绍吧。
有些事,做得,却说不得。
周忠接连几次进言,都没有得到刘协的答复,心里着急,私下里嘱咐诸葛亮,找机会问问天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趁着一次闲聊间隙,诸葛亮提起了这个问题。
“徐州大战,陛下不准出兵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