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就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愿意用自己的才能为大众服务的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现今的青年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为加班而叫苦连天,也不会因薪水暂时不高而不努力工作,因为付出总有回报,“自我成长”就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如果孩子学习好,我们就鼓励他诚恳地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出来;如果孩子动手能力强,我们就鼓励他在手工课、缝纫课上帮助其他同学;如果孩子的体育好,我们就鼓励他毫不吝啬地把锻炼身体的方法告诉他人……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和同学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其实,这个过程中,最受益的人还是他自己。
人所能,勿轻訾
当孩子看到别人的才能胜过自己的时候,会不会生起嫉妒心呢?
前面提到,当孩子自己有才能时,不应自私、吝于与人分享。然而,当别人有才能的时候,孩子会不会因嫉妒而轻视对方呢?“人所能,勿轻訾”就是告诫孩子,当我们看到别人很有才华、很有能力时,绝对不可以轻视和诋毁他,否则不但有损于自己的德行,也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里的“轻”是轻视,“訾”是说人坏话。
一个男孩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名列班级第一名。但在一次考试中,一个女孩超过了他,他因此产生了嫉妒心。在这种不良心理的驱使下,他怀疑那个女生是靠作弊取得好成绩的,于是就开始向坐在女生周围的同学打探消息,希望能从他们的话语中寻到蛛丝马迹。不仅如此,他还到处说:“我不太相信这是她的真实实力,不知中间有什么猫腻。”
渐渐地,女孩听到了诽谤,就去找他理论。俩人大吵一架之后,互不理睬。这个男孩不甘心,平时悄悄关注起女孩的学习状态,这一关注,却分散了自己学习的注意力。接下来的几次考试,女孩都比他成绩好,打破了作弊的谣言,结果,他“第一名”的位子不但没保住,同学们也对他总是诋毁女孩的行为有了看法。最终,他不但破坏了同学情谊,而且学习成绩也下滑了很多。
这个男孩就是不懂得“人所能,勿轻訾”的道理,才做出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其实,当孩子嫉妒别人时,内心是很痛苦的,整个心灵被“记恨”包裹。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孩子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该如何提高上,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妨碍对方进步上,这样就难免做出伤人害己的事情,结果只能被集体嘲笑和孤立。
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落实这句教诲,远离嫉妒,远离伤害。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心甘情愿地做到“人所能,勿轻訾”呢?
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我们因嫉妒他人的才能而总是在家说一些风凉话,孩子不可能不受影响。而孩子都以父母的言行为榜样,他觉得父母这样说、这样做,那么这样肯定没错,那他以后遇到比他强的人自然也会轻视、诽谤。
其次,表扬孩子一定要慎重、适度。一个爱嫉妒他人的孩子往往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他听惯了表扬的话,就会因老师和父母称赞他人而心生嫉妒。因此,对于自信心较强、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对他的夸奖一定要谨慎、适度,以免过多地肯定和表扬增加他的傲慢心,从而为嫉妒心的产生埋下种子。
另外,孩子无论能力如何,一定不能养成“嫉贤妒能”的不良性格,否则,他便可能会不择手段地陷害“忠良”。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引导他常看自己的不足,常存改过之心,同时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如果孩子能以谦卑之心为人处世,那么无论遇到多么优秀的人才,都不但不会嫉妒对方,还会向对方请教。这样,他不但能从对方的优势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而且还能时刻交到良师益友。如此一来,他未来的路自然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利。
教子箴言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表明,每个孩子都是人才,每个孩子原本都有很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然而,在现实中,为什么总是会出现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私心、不愿意付出的心、傲慢心、嫉妒心阻碍了孩子成长的道路。因此,为了让“材”能够真正被“用”,就要无条件地落实这句教诲,这样,孩子的未来将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