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唐律法向来谨严。明文规定,所有政策法令,均需中书省审批,再由弘文馆统一刊印。”
“这私自制定,我唐律法可是决不允许的。”
“儿臣近日虽在忙着批量抄写《金刚经》一事,可从未忘记要关心窗外之大事。”
“儿臣确信无疑,此人定是在私下里刊印律法。”
“兹事体大,儿臣不敢胡言,特向父皇来禀,不如进一步查明此事?”
李泰闪烁其词,对此心知肚明,哪能直言不讳地去指太子的不是?
要是父皇亲自派人去查明此事,将太子哥抓个现形。哼哼,只怕太子哥到时候得吃不了兜着走吧?
李泰偷偷坏笑了一下,就等着父皇下令了……
陛下李世民依旧未抬头,越听越觉着有点儿生气,微微皱着眉头。
听这个意思,李泰这是在挑拨离间,觉着太子有问题了?非要穷追不舍,让朕去治太子李承乾的罪了?
不过,转念一想,李泰毕竟还不知嘛。
李世民便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了看站立着的李泰。
便苦口婆心地说道:“青雀啊,古语有云:兄弟睦,孝在中。”
“你要多向哥哥们学习啊,对什么困惑的,多亲自去他们府上走动走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嘛!”
“兄弟之间,若是想要成大事,必须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至于你方才所言,就不必操心了,朕自有安排。”
李泰听父皇如此言说,心头一乐。父皇有安排就好,太子哥,你怕是要倒大霉了吧?
对于李世民的口头上的教诲,李泰自是十分认真地听着,并再三点头表示:“父皇放心,儿臣定当虚心向太子哥哥学习。”
等这次太子哥出事儿,估摸着父皇便会考虑一下我吧?李泰心中暗忖着。
正当李泰胡乱猜测圣意之时,中宫内侍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太子求见。”
只见太子怀中揣着几本略厚的册子和雕版,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
“父皇,您看这是当前印好的《贞观律例》的样本。”李承乾亲自呈了上去。
李泰见状,浑身震颤!
这?一切全明白了,原来,这刊印《贞观律例》竟是父皇亲自授权的啊!
那我刚才?
李泰只觉心惊肉跳,浑身的冷汗直往出渗,刚才的所作所为只怕父皇有些看法了吧?
但转念一想,方才父皇也没说什么,只是让自己多学习哥哥们,便也长舒了口气,很快就回过了神来。
不过嘛,这太子哥都在忙着弄《贞观律例》,那《金刚经》估计是撂挑子了吧?
便故意朝李承乾得意地问道:“太子哥,母后限时要的《金刚经》,不知大哥那边可弄好没有?你可是信誓旦旦答应过的哦。”
李承乾沉稳地观察着四弟李泰神色的变化,只是沉默不语罢了。
这时,陛下李世民也草草地翻看了一遍太子刊发的《贞观律例》,极为满意。
顺便对李泰说道:“你方才说有人私自印发律法,这不是?”
李承乾顿时全明白了,合着这四弟李泰方才是这样的心思啊,费心费脑地来挑拨本太子和父皇的关系。
这?是何居心!
李承乾内心波澜起伏,可面上之喜怒却根本无法察觉。李泰只见太子哥不动声色地将怀中揣着的雕版拿了出来。
“父皇,儿臣就是改进了此雕版的刊印技术,这才先后完成了批量的《金刚经》和《贞观律例》印发。”
什么?李泰只觉眼前一片发黑!
两本不同的内容,如此巨大的工程,全部给完成了?那我这昼夜挑灯,费尽心血,誊抄的一万卷《金刚经》?
难怪父皇方才对我的禀报无动于衷!
李世民好奇地瞅了瞅李承乾鼓捣着这个雕版,只听李承乾介绍道:“父皇,咱普通的雕版上的文字,就像碑文一般,是固定死了的。”
“可若是我们一开始就制成类似这种的,随时都能拆分成木制的方块小子,不就可以随意组合拼凑不同的文章与书籍了吗?”
“这雕版,就像棋盘;而这方块活字,就像黑白棋子。可随时由我们去拼凑,省时省力,儿臣建议大力推广。”
李世民听言,微笑着点了点头,夸赞道:“乾儿啊,你这些日子,去他那儿学着挺有进步的嘛。”
李承乾微微一笑,又想起苏大哥的推断,父皇见此物,定会夸赞我小李。
陛下李世民顺便对李泰说道:“青雀啊,朕前些日子给乾儿新换了个老师,你也抽时间过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