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琢磨着,看来并不是小李说的那样嘛,这李泰恭恭敬敬的,肯定不是来学诗,完全是打酱油嘛!
那自己又何必白费口舌,与他两闷在这屋子内切磋诗词呢?还不如带他两四处溜达溜达呢。
此刻,小李休息了一会儿,喝了不少茶水,也觉得没有方才那么又渴又累了。
便提议道:“苏大哥,我弟弟初次来你这儿,咱们出去走走,不妨带他逛一逛你这世外桃园吧?”
李泰心中大喜,早就觉得诗歌乏味,要不是太子哥这么喋喋不休地说着,苏墨早该说完了吧?
我李泰过来,难道就是单纯想听赏析名句的?
诗歌,虽然是大唐独特而辉煌的文学,也是父皇心中所爱,可是终究能当饭吃吗?
打退突厥大军的,还不是将军兵士们的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而解决天竺国的难题,为朝廷选拔人才,还不是靠君王的驭人之术?
区区诗歌,听听解个闷玩个乐嘛,哪能像太子哥那样痴迷呢?
当然,这只是李泰藏于心中的想法,谁也不知。
只见见李承乾和苏墨站了起来,李泰赶紧陪着,快速地跟了过去。
李承乾早已急着想出来透透气,将夏日的珠帘一掀,像猴子一般蹦了出去。
李泰见状,心中暗自否定着太子哥的做法。
赶紧跑上前去,伸手轻轻地为撩开珠帘,恭敬地说道:“苏大哥请。”
苏墨微微一笑,答道:“一起走吧!”
三人随意地走着,不多时便去了离此处最近的田地里。
只见一半是绿油油的一片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而另一半,则是泥土都被刨过了的,稀稀疏疏的样子,只留下不少干枯根腕,和蔫儿了的、枯黄的叶子。
还没等苏墨开口,李承乾便若在自家一般,向李泰介绍道:“这就是咱们最近吃的拔丝红薯、喝的红薯小米粥,便是从这里长出来的。”
帝王之家,哪里见过此等农作物呢?
李泰好奇地看着这片绿油油的田地,最初吃红薯的时候,还只以为是,像苹果那样,从树上摘下来的呢。
“这红薯在哪呢?难不成埋在地下?”李泰吃惊地问道,也不见有个果实。
苏墨哈哈一笑,走近了红薯地,亲自用手刨着土,说道:“你瞧着哈,确实埋在地上。”
李泰见苏墨亲自动手,去抓那脏兮兮的泥土,赶紧跑上前去,提议道:“苏大哥,我来!”
苏墨满意地笑了笑,这李山小兄弟挺有眼色行事的嘛,不想让自己指甲缝里有泥,抢着干呢。
不一会儿,李泰便从地里搞出十多个红薯来,惊喜地说道:“产量竟这么多?”
苏墨回答道:“不错,这红薯亩产万斤,而且香甜可口,易于储存,最是实惠啦!”
亩产?万斤?不会吧?
李泰又是一惊,据他了解,这农作物粮食之中,水稻已经算是产量极高的了,这红薯比水稻也厉害?
苏墨看着李泰吃惊的眼神,像极了出来时老李的样子,笑着说道:“我这一株红薯,就有能结出三四斤的果实,你看看这一亩的植株,够不够万斤呢?”
李泰很认真地观察着,苏墨说的话,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假!
李承乾交叉着自己的双臂,撇了撇嘴,开玩笑地问道:“苏大哥,就你这么一个小小的山寨,也没多少号人吧?竟然种了这么多红薯,这绿油油得一片,你们吃得完吗?”
苏墨微微一笑,解释道:“哪里会吃不完呢?只怕到时候,还不够用吧?”
“哦?却是为何?”
“大唐自贞观以来,人口逐年增多,可大米等粮食的亩产又未见长,百姓能过得比以前好吗?”
“所以,我培育这红薯,可让大唐的百姓们无饥无饿,即使出现像今年这样的大旱,也能拿出来捐给大家。”
“如此一来,百姓生活好,怎么会出现叛乱起义而来闹事呢?想想看,百姓也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儿干吧!”
李承乾听得早就感觉不耐烦了,怎么像父皇一样,见个柴米油盐,就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堆心系百姓,大唐富强的话来。
李泰却是津津有道地听着这一席话,感叹道:“苏大哥的红薯真乃救民于水火,是安国之重要作物!”
李泰心中暗自想着,我要是也会培育红薯之术,能得到这么多的红薯,分发给万民吃,还怕不受百姓的爱戴称赞,四方的臣服?
此红薯,日后必有大用!
李承乾逛着不耐烦,豪爽地说道:“这地头上的红薯也看了,咱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如何?”
苏墨点了点头,这样,我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咱们边吃烤红薯边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