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村依旧是那副穷乡僻壤的模样,与十来年前别无二致。
越过后山,进了村子腹地,卓宇明信步走在村中的泥地上,四处都是稀稀拉拉的土胚窑房。
这个大多百姓都是靠着务农谋生的小村庄实在谈不上半点富裕,凤毛麟角的几个富户人家都是在外经商闯荡积累了些财帛然后衣锦还乡。是以在村中,鉴别各户人家的富裕程度,仅仅看那房屋盖得是否大气,是那红砖黑瓦,还是茅草石渣就行。
午后时分,偏僻贫穷的村子显得略微冷清,大多数村民不是在田间劳作,便是在家中午休,大路上人影稀拉。
卓宇明在一颗有些年岁的老槐树下蹲下身,伸手抠起一小块泥土,在指间搓了搓。
小村宁静祥和的气息,让他不禁追忆起自己还是孩提年代的光景,当初自己所生的村庄,也就和这桥头村差不多吧。家门前也有一颗参天老槐,茂密成荫。寒酸的房屋破败老旧,尤其是爹娘去世后,更是难以遮蔽风雨。
回想起少年时代那个畏畏缩缩衣不蔽体的自己,每日辗转奔波,都是在帮乡里邻居们做些提水打理田的杂活以换取一顿饭食。那个时候,填饱肚子就是天大的事了。
直到后来被带上云上城后,才算是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那个时候觉得,天底下没有比修道更为幸福的事了。每日只需要按时修炼,压根不用操心柴米油盐这些琐碎,吃穿用度都有宗门提供,每月还有固定财钱可拿。这世上还有什么活计能比修道更轻松呢?是以刚刚入门那会,压根对修道证长生没有丝毫概念的卓宇明却总是卯足了劲按照宗门传授的功法拼命修炼,说到底,还是怕自己万一进度拖沓,引起宗门师长的不满,丢了这份“铁饭碗”而已。
回想起往昔岁月,卓宇明的脸上不禁浮起一抹浅浅笑意。
拍了拍手掌,站起身,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来,在那颗老槐树上轻轻一摁,留下了一个入木三分的指印。
有些傻乐呵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卓宇明摇了摇头,笑着转身走开。
神识调动,铺散开来,瞬间便覆盖了这座还不到十里方圆的小村庄,细细感知了一番。在不远处,除了韩青之外,还另有两道有些似曾相识的气机同在一地。
院落中,四周的藩篱被用木板钉上,加高了三尺后,已经比寻常成年人还要高出一些。
村民也不知道这位大半辈子光明磊落的小镇捕头曾老四是抽的什么风,好好的要把自己院子如筑城墙般垒得那么高。总之是将院中的光景遮挡得一干二净,外人从外面经过,丝毫看不到院中的情景。
曾老四身为小村的捕头,论官职,其实是归县里管辖,放在桥头村中,真当得起“大官”二字了。
可向来行事正派的他,这些年来从来不肯收些不干净的钱财,是以仅仅靠着那点可怜俸禄,家中也是略显寒酸。空荡荡的院子中,除了一方粗石打磨的桌凳,便无他物了。
随着年纪渐长,加上小村民风淳朴,这些年愈发懒洋洋的曾老四早上去了趟村中所设的简易衙门点了个卯后,索性便回家偷懒。靠在一张竹编的躺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或许是日光刺眼的缘故,曾老四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院中两个面向盘坐的年轻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