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恿:
“王小粜,打套拳给众人看看。”
王小粜说:
“好!”
大凡武林高手,都不会轻易出手,千呼万唤不出来,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然而,王小粜却说“好”。仿佛是故意要在人前摆弄。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了流行于花墩一带的一句俗话:越是半瓶子,越是爱晃荡。
看哪,这“半瓶子”又在晃荡了!
老鹰抓小鸡……水底捞月……望夫石……前空翻,后劈腿,一个造型接一个造型。
“好!”
人们在一旁观看。喝彩。鼓掌。
顺便说一句,一个“小麻头”在地上“滚蒲芦”,这些看客们照样会喝彩,鼓掌。
有人“得陇望蜀”,问:
“王小粜,会‘点药’吗?”
王小粜的话颇具威胁性,他说:
“哪个胆大的站出来。我点一下,给大家看看。”
这些看客们几乎个个怕死。人们纷纷往后面撤退。
曾几何时,王小粜给村人留下了这样的一个印象,会气功,会打拳,甚至于会“点药”。
光靠“打拳”是没有饭吃的。除非以此为业,去走江湖,卖拳头膏药。所以,后来,王小粜就跟了他的父母摆摊卖南货。再后来,他又在石镇承包了一匹商店,开出了一家超市。
再后来,王小粜用积蓄购置了一辆“长安五十铃”——客货两用车。给自家店配货。顺便也给人家捎货,收运输费。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后来一场不期而至的车祸,导致了王小粜的一只脚残疾。
一个曾经的“拳师”——他甚至会“点药”——最后却成了一个“跃进公社跃出大队的一位路不平同志”王小粜的沮丧心情也就可想而知。
王小粜的性格有点像他的父亲王籴,暴躁易怒,不仅脾气不好,且记性也坏。刚刚出完一张牌。一圈下来,就忘了自己打的牌,还不允许给下家吃。导致的后果,只能是双方抗争。
有一回,在村“老年会”。王小粜与羊驼等人在一起搓麻将。
他们是搓“大”的。
放个“铳”都要二十元。
两人为抓一张牌,争起来了。
王小粜尽管腿脚已有些不方便,但依然性格暴戾。王小粜出言不逊:
“你这种人,一分钱看得比笠帽还大。这个‘财神’明明是轮到我抓的,怎么会变成了你?”
羊驼也看中了他的“死穴”,什么“气功”,什么“拳师”,什么“点药”,人一残疾,什么都废了。谅他也不敢轻易动手。纵然动起手来,一推,他就倒了。
羊驼的话颇富挑衅性:
“咋了!我就抓了。你敢怎样?你不是会‘点药’吗?你点呀!你不是会打拳吗?你打呀!”
两人愈吵愈凶。
王小粜扶着桌子一角站起来。毕竟一只腿瘸,行动不便,但又怕被别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