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八章 革命四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一眨眼,革命四年的春天就到了。

    自打二年秋冬时候,赵大王夺下了京城,到了第三年,陈军就席卷了整个关外。

    后者虽然是满清的老家,但是没人口啊,八旗主力都入关了。

    虽然盛京依旧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地位,甚至满清在这里都设下了各部侍郎,简直是有另搞一套班子的想法。

    但盛京的情况比之朱明时候的金陵还有不如呢。

    盛京侍郎纯粹是冷板凳。

    而且东北各地也全然不具备武器上的自我造血能力。

    别说是火枪火炮了,就是刀弓马具都够呛。

    反正出山海关的队伍是一路上势如破竹,因为在他们出关之前,北洋舰队的陆战部队已经把盛京拿下了。

    出人预料的,那奉天府尹依旧是跟赵亮有着不错关系的荣柱。

    东北关外的满清权贵们也不是傻子,尤其是燕京丢失,乾隆翘辫,永琰跑去了长安登基称帝,年号宣统。

    关外的满清老少们立马成了没娘的孩儿。

    拼吧,拼不过。

    逃吧,也没几个人愿意逃去老毛子那里的,天寒地冻的,都不是人待得地儿。

    当然也有人顺着草原往西边去了。

    但更多的人还是留在了当地,赵亮没有对旗人大肆杀戮,这给了盛京的王爷们不少希望。

    荣柱更是确保这个希望的指望之一。

    看看和琳。

    虽然没有当官,但人家现在的小日子过的不要太美了。

    去年和珅三年的时候,赵亮可是亲自去往祭拜了,而且是以旧交好友的礼节来的。

    没有追封封赏之类的,但这才是最大的荣耀啊。

    所以不等出山海关的陆军队伍赶到,盛京的头头脑脑们就扭扭捏捏的降了。

    各家王府权贵捐献了好几百万两银子还有几乎全部的山林土地,才买来了平安。虽然大大的破了一次财,可以他们的身份能保住小命,能保住一家老小,这就是最大的万幸啊。

    赵亮一点都不怕满清宗室后裔搞复辟,只要他们有那个本事啊。

    这就跟白头鹰的印度安人保留地一样,完全可以无视的。

    然后从革命三年的下半年起,陆陆续续的就已经有不少百姓被迁移到了关外。

    东北这可是一片宝地,大片的黑土地等待着人去开发,而中国本身又是人多地少,迁移就是一种必然。

    而且是走海路的运输。

    因为这么做最是便利。

    移民也是有顺序的。

    先是锦西走廊,然后是辽东半岛和辽阳沈阳这些地方同时铺开。

    革命三年开始牛刀小试,到了今年,在关外冰雪消融后,大批的移民就接踵而来了。

    他们多是北地百姓。

    不仅是因为这里人多地少,更因为这里比南方的丁口耐冻。冬天的关外可不是一般的冷。

    所以不管是中原、齐鲁,还是直隶、河东和皖北、苏北,都有人迁移。

    当然,主体人群上本的是志愿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