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小小年纪,见识不凡。实不相满,我刚刚发出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正与你相合。秦王胸怀天下,定不会任由匈奴侵犯华夏。至多四日,定有王书决断!”蒙恬称赞道。
黑山又把匈奴十多年来向西扩张,灭了西域数十国,又将伊列国举国惨遭被屠杀,和自己救了伊列国王子、公主之事详细告诉蒙恬。
蒙恬听完,义愤填膺,说道:“早就听说匈奴人凶残,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如此残忍!头曼大单于,蒙恬誓要取你的首级。”
黑山和蒙恬讨论完公事,蒙恬又谈论起黑山让士兵学习唱歌的事情,黑山立刻将军常唱的几首歌连五线谱一起写在木犊上,叫来阿黑哥,教他们如何唱谱和歌。蒙恬大喜,让部下抬来一架音色清亮优美的筝!介绍说:“这架筝是我根据古筝改制而成,音阶和你的五线谱正好对应。将来五线谱和筝必能流行天下。”
三人一起学谱学筝,蒙恬和阿黑哥都是音乐天才,短短两天,便已经熟悉掌握五线谱。黑山搜肠刮肚,默写出岳飞的《满江红》词、谱。二人对着谱一个弹筝一个歌唱,立刻将《满江红》唱得铿锵有力。
三人正唱得起劲,军法官来报:“这次出战斩首八百零五级,缴获战马六千五百七十三匹,兵刃九百零三件。一百多车辎重中大体统计完毕,有麦粮二十车,有犀牛角、象牙贵重财货二千余件,金器银器等生活用品三千余件,香料一千五百斤,调味料三车。还有二十车厚布料,和五车粮食从来没有见过,不知道什么材质,无法登记!”
“我们去看看,看是什么稀奇东西在我地大物博的中原看不到!”蒙恬说着,带着黑山向仓库走去。
整个大仓库,堆满了各试各样的战利品,黑山特地去查看一下军法官说的金银器,靠近一看,大失所望,所谓的金器都是黄铜制作,工艺还算精美,银器只有几百只小酒杯和数十个酒壶,黄金器一件都没有。
军法官带着二人来到装布料车前,说:“这二十车都是这种布料,挺厚实暖和,却不知道是什么材质。”
黑山一看,这不是棉花做的棉布吗?只是织布工艺太差,简单辅成薄薄一层,再用针线扎成一片片,做衣服的里子刚好。“这个是棉布,是从一种叫棉的农作物开的花采下来的,这可是好东西,可以制成衣服、棉被,非常暖和!”黑山介绍到。
“你识得此物?”蒙恬问道。
黑山一时语塞,这个东西后世满大街都是,这个年代却没有,大家主要穿葛布衣服,只有少数富贵人家穿丝绸。黑山急中生智回答道:“我在我老师的书库里见过一卷书叫《西夷图录》,里面有棉花的图片和介绍功用,我也是随便看看!”
几人又来到装粮食的仓库,在其中一个角落,一百多袋粮食码得整整齐齐,有一袋开了个口,放在地上。
“玉米!”黑山一看正是后世常见的干玉米粒,只是颗粒比后世小很多。“这个东西那本书上也有,产地却是在离西域更远的西南边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西域人也开始和植了?”
“这个东西,你也知道?”蒙恬和军法官更是惊讶黑山的博学。
“玉米适合在南方蜀地、南郡山地推广种植,棉花则适合寒冷干燥的上郡和北地郡,等我们干掉匈奴,派商队到西域去买回棉种,把这两种农作物推广开,天下将减少多少冻饿之人了。”黑山感慨道!
“既然知道名字,就具实记录!你们会同考功司,军司马按市价拟出缴获总价,论功行赏!八百多个首级由黑山将军自己分配,报给我!”
“诺!我这就会同巴图鲁司马商定,再上报上将军。”黑山应声道,“我对考功不太熟悉,能否请上将军一同前去,提供一些意见?”
“我正想认识一下你的手下,那就一起去看看吧!”蒙恬回答着,立刻向中军幕府走去。
“立刻通知巴图鲁、史胖子、那不太、木将到中军幕府。”黑山出了库房,对库房外等候的阿黑哥说道。
“诺!”阿黑哥应了一声,匆忙去了!
黑山和蒙恬刚进幕府,几个人便匆忙来到向蒙恬行礼。蒙恬示意大家坐下。大妞立马给每人倒一碗热奶茶,然后退出帐外。
黑山首先开口:“我们这次总共出去一百零二人,死了两个人。斩首八百零五级,今天召集各位,是为了商讨一下首级分配,这方面,巴图鲁是老行伍了,有经验,你先谈谈你的看法!”
“依贯例,军官以盈润升爵,若全军出击,我们两可各升二级。但是此行我们出去一百零二名,却有五百将二个,二百将一个,百将十二个,帅长二十人,骑长三十四个,士兵仅三十一个。军官数量大于士兵数量,我也不知如何计算了!”巴图鲁为难地说道。
“请上将军为我们一决!”黑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求助蒙恬。
“依秦军惯例,武将一战升爵从未超过五级,多出来的可以财货重赏。黑山已经是左庶长,只能由朝庭拟定封赏,巴图鲁可报二级爵,其他人各报爵五级。余下三百余个首级可按每颗首级五金兑换,再分配到下面每个人。至于缴获的战马财货,我会具实上报,由朝庭定夺!”蒙恬处理这样的军务显得轻车熟路。
众人豁然开朗,皆大欢喜!都同意按上将军的说法办。
“你们这次功劳好大,我最高只能授四级不更爵,大夫以上只能上报国尉府,我这个上将军竟一个也做不了主。”蒙恬苦笑道。
当天,蒙恬就将有功将士名单、缴获清单和玉米、棉布样品及李牧送的地图原件八百里加急发往咸阳国尉府。
咸阳城北门外,一骑快马高举黑色旗帜沿着宽敞的直道直奔向城门。城门箭楼上瞭望手远远瞧见黑色旗帜,立刻敲响身后大锣,高声喊:“黑旗信使进城,清道喽!”两百步外立刻有锣声回应:“黑旗信使进城,清道啰!”一直传到咸阳宫门口。
本来人来人往的街道,所有行人立刻闪退两边,咸阳宫厚重的木门也立刻打开。黑旗信使飞驰入城,没有丝毫减速,直入宫门到达政事厅门口,早有郎官等候,从黑旗信使那接过密封完好的铜管,一看是边关急报,便跑步进入政事大厅。
国尉尉缭是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从郎官手中接过铜管,熟练地拆开,取出里面的羊皮纸,才看几行就已经感觉到事情重大,立刻起身,向政事堂后的上书房小跑而去。
这个时候的咸阳宫是秦孝公时所建,朴实无华,也不是很大。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时国力大增,几次都想重建咸阳宫,都碍于孝公和商君的威名只能做罢,分别另选地址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章台宫和甘泉宫。几代秦王大部份时间住在章台宫和甘泉宫,只是有重大朝会时才在咸阳宫举行,以表示庄重。到了秦王赢政亲政后,年轻的秦王是典型的工作狂,几乎常住咸阳宫处理政务,咸阳宫又热闹了起来!
秦王的书房是三公九卿常来之地!守门的郎官见一向稳重的国尉匆匆跑来,便知道他又有紧要事要面见秦王,便向书房内禀报一声:“国尉求见王上!”
尉缭脚步不停,直入书房。秦王的书房周围书架摆满了无数书卷,赵高每天都要将书卷整理整齐,使人将批过的奏章抬入库房分类封存,将每天三公九卿转过来的政务书圈分类摆在秦王案前。
秦王赢政见国尉匆匆赶来,笑着问道:“国尉有何要事,说吧!”
“刚接到蒙恬八百里急报,一、匈奴头曼单于集结三四十万骑军,预计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