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粹宫里灯火通明。
朱慈烺端坐在大殿上,诸葛亮肃身站在下方,君臣二人秉烛夜谈。
“来福,给诸葛大人斟茶。”
谈了小半个时辰,朱慈烺估摸着诸葛亮多半口渴了,关切的命徐来福斟茶。
“谢太子殿下赐茶!”
诸葛亮接过来呷了一口,恭敬的还给徐来福,接着道:“臣听闻将士们多有欠饷,要想激励城内士气,必须拿出银两来犒赏三军。
各地的勤王之师也是一样,只有拿出些军饷来犒赏三军,才能让他们迅速前来京城勤王救驾。”
“国库空虚啊!”
朱慈烺总算体会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本宫打算今晚就去一趟国库,清查下到底还有多少银子。”
诸葛亮笑道:“都知道大明国库空虚,国库中怕是连一百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
“差不多!”
朱慈烺摇头苦笑。
大明王朝穷的叮当响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要不然怎么会拖欠全国百万将士高达一千五百两军饷。
要不然朱由检也不会拉下脸来跟叫花子一样向京城的文武官员募捐,三千两不嫌多,一千两不嫌少,甚至有个御史才捐了一百八十两。
当然,这位御史是真的穷!
要不然,以崇祯大帝的脾气,不把他当成羞辱天子满门抄斩了才怪!
诸葛亮胸有成竹的道:“继续向文武百官借,尤其那些担任肥差的大人。”
“父皇半月前借了,周国丈带头捐了三千两。”
想到这里朱慈烺气不打一处来,这外祖父是真狗啊,你女儿给你了五千两大明的救命钱,居然还被你贪墨了两千两。
要不是看在周皇后是生身之母的份上,真想派锦衣卫把周家抄了。
诸葛亮笑道:“万一哪位大人家里失了火,太子殿下可以派锦衣卫帮忙灭火,帮忙搬运物资。万一搬着搬着,哪位大人家里说不定就搬出金山银山来了……”
朱慈烺恍然顿悟,拍腿道:“好啊,孔鸣先生,没想到你居然会使用阴谋了。”
“臣岂敢与祖宗相提并论,小伎俩而已。”
诸葛亮急忙作揖谢罪,“况且臣也没说什么啊,只是提醒殿下天干物燥,小心防火,何来阴谋之说?”
“呵呵……孔鸣先生变得奸猾了!”朱慈烺忍不住放声大笑。
诸葛亮再次纠正:“殿下还是称呼臣诸葛爱卿或者诸葛良吧,祖上的字讳岂敢冒犯。”
朱慈烺却是一副就这样说定了的表情:“本宫说当得就是当得,你就是大明的军师,你就是本宫的孔明先生。”
“此外,臣觉得各地军队吃空饷的太多,等机会成熟,必须予以彻查。一来可以给朝廷节省开支,二来也可以让军饷真正发到士兵手中。”
诸葛亮受到赞赏,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
朱慈烺捏着下巴赞成:“等解了京城之围,本宫会组建一个部门,专门到各省核查兵源,杜绝吃空饷的事情发生。”
“臣再斗胆直言一句,请殿下担待。”诸葛亮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一脸严肃。
“诸葛爱卿请直言。”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凝声道:“我大明朝廷自宣宗之后,武将地位每况愈下,有时候即便贵为一品武员,也要接受一个七品监军的约束。
文官手握实权,看不起武将,导致武官心生怨恨。重文轻武,很难让武将为大明尽忠。
故此,自李自成从西安出兵以来,所到之处大多守军望风而降,除了这些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的原因之外,也与朝廷的重文轻武不无关系。
微臣斗胆,还请殿下逐步提高武官地位,取消监军制度,最起码也不要让文官更不能让宦官监军。
若如此,天下将士势必会感激太子的恩德,早晚会归心太子殿下。”
“说得好!”
朱慈烺拍掌称赞:“难得诸葛爱卿能看到这个弊端,足见你眼光卓越,其实本宫也在思考改变这个官场风气。
不说让武官的地位超过文官,最起码也要做到平起平坐,相互制衡。”
诸葛亮作揖致谢:“若太子殿下能够改变此风气,则大明幸甚,百姓幸甚!只要将士们同仇敌忾,定能内平叛乱,外御建奴。
待到战火平息,就可以着手改革内政,鼓励百姓经商耕田,长此以往,定当国库充盈,百姓安居。”
君臣二人又谈了许久,诸葛亮打算告退:“殿下日理万机,明日还要早朝,臣就此告退了。”
朱慈烺却是意味未尽,半个时辰的对话让自己受益匪浅,“诸葛先生还有其他治国建议么?”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