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率领几十骁骑,天降一般出现在海池周围,海池边的侍卫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已经被一个个骁将就近控制。尉迟敬德挥刀砍下一个卫兵头颅,说道:“有反抗者,如同此人!”
舟船缓缓靠岸,李渊一边与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几位大臣谈话,一边等待三个儿子来见。岂料一阵马蹄声起,一回头岸上已立满全副武装的骁勇,杀气寒光,一个个汹汹向着自己。为首者乃黑面将军尉迟敬德。
巨大的震惊与错愕让李渊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身边的大臣们也同样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今日谁人作乱?你来这里干什么?”尽管李渊努力要表现出一个天子应有的威严,可他分明听见了自己声音中的战栗。他不知道这种战栗究竟是出于震惊和愤怒,还是出于对一种不祥之兆的恐惧。
尉迟敬德毫不客气:“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经举兵诛之,恐怕惊动陛下,派臣前来护驾。”
果然是意料中的惊天噩耗,就像一声晴天霹雳在耳边轰然炸响,李渊感到了一阵剧烈的晕眩。他的身体摇摇欲倒,左右连忙上前搀扶。
“终于生乱!”李渊心里不由悲叹。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长久以来的担忧终于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自己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在李唐皇族的身上发生,还是不可避免地重蹈了姨父杨坚的覆辙……不,是导致了一场比杨隋皇室更为惨烈的宫廷祸乱和政治灾难。
李渊在心里苦笑,尉迟敬德说得好听,护驾!天底下有这么护驾的吗?说白了不就是逼宫吗?
看着尉迟敬德身上的斑斑血迹,李渊的目光忽然有些迷离。他不知道在那些已经变得乌黑,甚至有些肮脏的血迹中,哪一簇是太子的,哪一簇又是齐王的?
有那么一瞬间,建成和元吉的音容笑貌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李渊觉得自己伸出手去,仿佛仍然可以触摸他们年轻的脸庞、感受他们温热的呼吸……
可是,这样的幻象稍纵即逝。
李渊艰难地把目光从尉迟敬德的身上移开,把脸转向那些宰执重臣,用一种近乎虚脱的声音说:“没料到今日终于发生这种事,诸贤卿认为该怎么办?”
裴寂还在惊讶中,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而一向同情秦王的陈叔达和萧瑀则斩钉截铁地说:“建成和元吉当初就没有参加起义,对于帝国的建立也没有多大功劳,并且嫉妒秦王功高望重,所以才会共同策划对秦王不利的阴谋。秦王今日既已将他们翦除,而且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封他为太子,把朝政大权移交给他,便不会再有什么事端了!”
此时此刻,李渊还有别的选择吗?
“你们说得对。”李渊喃喃地说,“这正是朕之夙愿。”
尉迟敬德又说道:“玄武门外,东宫齐王府兵正与宿卫兵争战,请陛下降手敕,命各军一律服从秦王指挥!”
李渊很清楚,这是秦王诛杀太子和齐王后必然要走的一步棋。第一步是兵权,第二步是储君之权,而第三步,无疑就是皇权。这是一个夺嫡篡位者必然要上演的政变三部曲。
然而,明知如此,李渊也只能照办,“传朕手谕,诸军皆受秦王处置!”
再说玄武门这边,东宫、齐王府两千兵马奋力攻门,张公谨以一人之力死死拒守。坚固的城门在无数兵器下铮铮摇撼,门外的敬君弘挺身拔刀迎战。身边亲信阻止道:“局势尚不明朗,且先静观变化,等陛下下令,兵马聚集,再战不晚。”敬君弘大刀一挥,道:“卫士守门,死得其所!”中郎将吕世衡亦响应道:“兄弟们,守住城门,保护陛下。”
“敬君弘,陛下平时待你不薄,何以不报皇恩却为贼战?”冯立麾刀指责道。
“太子不义。敬某职在守门,为责为义而战!”
冯立早已怒目圆睁,道:“胡言狡辩,看我取你人头!”
说话间刀兵已接,只见是刀来枪去,寒光凛冽。刹那间兵器声、呼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混乱交织。可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一番血战之后,敬、吕二将终因寡不敌众而相继阵亡。
冯立、薛万彻等人继续指挥军队猛攻玄武门,战斗极为激烈。薛万彻见部下多有伤亡而宫门久攻不下,马上和士兵们一起鼓噪着要转攻秦王府。玄武门上的将士大为惶恐。秦王府的精锐都已倾巢出动了,现在守卫王府的那些老弱残兵根本没有防御能力,怎么办?
正在众人焦急之际,尉迟敬德突然出现在玄武门城头,他的手上高高举着两颗鲜血淋漓的头颅,大声叫道:“李建成、李元吉人头在此。陛下口谕,令诸军皆受秦王处置。”
紧接着宇文士及出现,宣李渊敕书:“陛下诏令,自今以后,诸军皆受秦王……”
薛万彻料无力回天,亦不想听下去,大喝一声,引数十骑向终南山而去。
冯立刀指敬君弘尸体,对左右说:“我斩杀了敬君弘,多少可以回报太子了!”随即解散了军队,独自一人落荒而逃。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