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五章 尴尬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成都来北京之后,吴节已经习惯了顺风顺水,很多事情他甚至不需要去留意,就水到渠成地做成了。

    这次却遇到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顿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之感。

    其实,这事的关键吴节下来之后还是想明白了,主要是自己的交集圈还是太狭窄了些。来京城之后,除了中举后的几天,与同年们作过几场文会,认识几个同道之外,同主流士林也没什么接触。一是皇帝那边的事情牵扯了太多精力,二是自己又要备考,觉得科举场上全凭真本事说话,认识人再多,也管不了什么用。

    现在想起来,却是有些后悔了,再知道就多认识几个士林中的前辈了。

    一时间,吴节也没什么法子好想,只得给远在济南的恩师包应霞写了一封信,托人带过去,问恩师老人家能够不能帮自己写封信证明一下。

    至于这封信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什么时候能带回来,吴节也不敢保证,也没办法在家死等。

    吴节也没办法在家静心读书,索性就上街打听消息。

    随着春节的逐渐临近,春闱之期一日近于一日,北京城中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几乎是一夜功夫,满大街都是羽扇伦巾,宽衣大袍。放眼望去,大冷天的,到处都是折扇摇晃。

    大约估计了一下,整个北京城至少突然出现了上万士子,还都是带举人功名的。

    明朝读书人一向有议论朝政的习惯正如后来的东林书院那副有名的楹联上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有读书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有清谈者。

    这几日,吴节常去的那家茶馆就人满为患来的都是读书老爷们,去得迟了还找不到位置。又或者,你若只有秀才功名,根本就不好意思在里面久留。这家茶馆档次很高,一壶普通的香片就得一钱银子,平日间经常有唱曲的、说书的在里面讨生活。

    不过,自从被读书种子们占领之后这些下里巴人的玩意儿就绝迹了,被读书人的高谈阔论所代替。

    最近,京城读书人口中主要有两个议题:朝廷新颁发的厘金制度和即将举行的春闱。

    厘金制度因为牵扯太广又是国朝两百年来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并大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自然被读书人们一通痛骂。

    不但如此,御使们还纷纷上书,弹劾严嵩,将严嵩骂成了古往今来第一大奸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似的。

    吴节听得好笑,这个条陈明明出自于自己之手,可挨骂的却是严嵩,老严还真是冤枉。不过,谁受益谁挨骂,却也天公地道。你不可能只吃肉不挨打把好事都占尽了吧!

    “依我看来,这个厘金局一设,南五省就是他严阁老的地盘了。那才是铁桶一般的地盘,活脱脱的一个大藩镇,我看呐,此老贼就是个活曹操,谋逆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几个举人模样的读书人在大声议论着。

    “我看这朝廷和天子也是糊涂了,难道就看不出地方分权的大害。我朝历来以文治武,现在可好文武合流,尾大不调了。”

    “翁兄多虑了,依为兄看来,陛下还是圣明的。之所以行厘金之举,恐怕是国库已经空虚到拿不出一文钱军饷的地步,不得不行此下策。

    相比起解救屡受兵灾的东南百姓,其他也顾不得了。实在不行,等剿灭倭寇之后,再裁撤掉厘金局就是。”说话的是一个大嗓门的举人,看起来很是健壮,倒像武人多一些。

    另外一个文弱书生却是冷笑:“我估计陛下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但是,这次若能不花国家一文钱就将倭论平定下去,怕就怕陛下食髓知味,以后国家但有战事,也依此例啊!我看,陛下确实是圣明的,不,应该是精明过头了。否则也不会弄到现在家家皆净的地步。”

    “咳,翁兄,我们不要妄议君父,还是说说这次春闱吧。翁兄在京城已经呆了六年了吧,准备得如何了?”

    听到大嗓门的举人问,姓翁的那个书生有些丧气:“这是我的第三届春闱了,当初离开家乡进京城赴考的时候,我儿子才十岁,如今都成亲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模样。想想啊,我也是心高气傲,一心要依正途出身,不肯去吏部备选。否则,现在也干了两任县丞了。科举这种东西,那是喜幼欺老,你越是考下去,越不容易中。来年开春的进士科……”

    他苦笑着摆了摆头:“我却没有任何信心了,实在是没那个水平啊!”

    大嗓门的举人安慰道:“翁兄也不用妄自菲薄,说句实在话,这会试和乡试虽然都是考一样的题目,规则也相同,可却有许多区别。说句实在话,能够拿到举人功名的,谁不是在八股时文上下过几十年工夫的,写出来的文章也难分出孰优孰劣。很多时候,考官取你,看的是你的名气。翁兄弟在京城里呆了这么多年,在士林中也算是有几分名气的,按理也该中了。”

    翁姓举人苦笑:“兄台你也不用安慰我,我这点薄名算得了什么。再说,会试不一样要誊录、糊名、没出墨卷前,谁知道你是谁呀?”

    大嗓门举人摇了摇头,严肃地说:“也不能这么说,只要你名气足够大,就算当时没有被房师看上,也会被搜遗搜出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大名士进了考场,连个三甲也中不了,岂不说明考官的水平实在低劣,丢的可是朝廷的脸面。若你的名气真的大到震动天下的地步,就算你不去考·礼部和考官也会找上门来求你进考场的。”

    翁举人一愣:“还有这种说法?”

    “怎么没有?”大嗓门举人道:“当年洪武皇帝在南京开科举的时候,解缙解大学士就没想过去考那劳什子进士。他那时正好在南京访友,不知怎么的,居然被宋廉给知道了,哈哈·好个解缙来得正好,我大明朝新朝普立,你不来考,是不是不认我朱明为正溯啊,给我进考场去吧。于是,一通威逼利诱,解大才子没办法在刀枪的逼迫下进了考场。”

    大嗓门这个故事说得精彩·茶馆里顿时安静下来,连吴节也听入了神。

    大嗓门见众同道听得入巷,心中得意·接着道:“解大才子的文章学识那是极好的,写得那叫一个精彩,按理,应该得头名状元。可是……”

    “可是什么,我怎么记得解大才子在洪武一年殿试时拿的是二甲第四名,总排名第七?”有人忍不住插嘴问。

    “这你就不知道了·就因为解大学士的文章实在太好,太祖高皇帝要定他为状元。可是,胡惟庸这个大奸臣妒忌解谨的才学,进谗言说,首开科甲,为国抡元·当取吉祥以顺民心。解缙字大绅,点为状元,‘缙,、‘绅,俱‘解,,于国不吉。太祖闻言默然无声,念及国祚,便忍痛割爱舍却解缙,钦点取名较吉祥的“任亨泰”为状元。”

    “哦,原来是这样啊!”众人都是恍然。

    翁举人感慨:“即便如此,二甲第四也非常了不起了·至少能得个庶吉士出身。我等若是有这个造化,将来未必不能入阁。只可惜天下间只有一个解大学士,而我等的名气也不至于让朝廷巴巴儿地派人来强拉进考场。”

    “是啊,天下间如解大学士者,又有几人?”众人都大声感叹。

    这话倒是让吴节心中一动,看来,名气这种东西真的很要紧,若自己早一年开始经营“吴节”这个名字,靠着自己所熟记的唐诗宋词,只怕早就成为天下第一大才子,文坛领袖了。

    到时候,只需放出一点风声,说我吴节想参加进士科考试,礼部的人还可以用相貌一事来为难我吗?

    哎,失误了失误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