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望族,作为读书人,贾琏肯定不能背负数典忘祖的恶名。
“呃,这个自然是。”他连忙说道,“我本来也是要和你商量,只是不知你何时准备去金陵呢。”
见他认同,贾璘点头说道:“那就请琏二哥给家里去封书信,大约讲明这边的情况,就说我们这就一起前去金陵探祖。”
贾琏只好连声答应,带着心里的不悦,端起茶杯喝了几口。
一旁的贾雨村许久没有开口,显得满腹心事。
“近来小女也在养病,雨村先生莫怪。”林如海搭话道。
贾雨村连忙拱手回道:“在下得了多日的清闲,也是很不好意思。”
林如海不禁笑了起来,正要再安慰他几句,却见他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雨村先生,你这是,”他犹豫着问道。
慨叹一声后,贾雨村的眼圈发红,声音有些哽咽:“想我贾化贾雨村一向自负有些才情,可以为国家多效力。哎,可惜却总是事与愿违!”
林如海见他这个状态,也替他有些感伤:“雨村先生曾有佳句问世,确乎志向高远!”
贾雨村听他说到这里,忍不住开口吟道:“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是他在姑苏落魄的时候,被甄士隐请到家里过中秋节,有感而发做出来的。
诗句里既是对当时美丽夜景的描绘,更暗含着贾雨村雄阔的志向。
林如海见他又是神情低落,想要再安慰他几句。
贾雨村却接着说了下去:“我中得进士,好容易得到一个小官。原本想着要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逐渐获得上司的认可。却没料想,哎,重新回归布衣。”
林如海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禁开口说道:“近来好像有可以允准起复的传闻。”
“正是!”贾雨村立刻拱手,眼泪夺眶而出,“林公若能慷慨施以援手,在下必当九死还报!”
林如海性情温和忠厚,见他如此动情,自己也是感动不已。
一旁的贾琏早就得到了贾雨村的承诺:来日若能飞黄腾达,必要结草衔环以报!
因此贾琏也有意对贾雨村,不住地点头赞许。
林如海看看这两人,略作沉思后随即说道:“雨村先生教导小女,这是一份大恩情,林某必当还报。我这就写下一封书信,你带去长安,前去拜会我内人的兄长。他必能为雨村先生谋划!”
贾雨村听了心中狂喜,嘴上却装傻问道:“只是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
他明明已经从冷子兴那里打听了清楚,此时的反问不是下意识,就是故作虔诚。
林如海诚恳地做了解释,只说“政员外郎必会从中周旋”。
既然他愿意热诚相助,贾雨村知道自己距离飞黄腾达的日子不远。
因为有了做县官失败的经历,再有机会进入官场的他,一定会又狡猾又凶残的——敛财、攀升。
他听了林如海的话,立刻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
整理了衣袍,他深深地躬身拱手揖礼:“有林公和员外郎的举荐,在下何愁不能得尝大愿!待到那日,在下必粉身碎骨以报!”
他说得动情,眼泪滚滚冲出眼眶。
林如海一边慨叹着,一边起身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