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昭闻言以后当即点头称是,随后急忙道:“那母后,儿臣这就去拜见祖父?”
秦王后微微摆了摆手,秦昭这才敢起身离开。
而就在他刚刚起身之时,一旁的秦襄也想要借机跟着他一起离开。
然而就在秦襄刚刚起身之际,秦王后却是突然间开口问道:“让你抄写的《秦律》可曾抄写妥当?”
“啊?”
秦襄的脸上当即浮现出了些许的慌乱之色,想了想以后急忙露出一脸的讨好之色。
“母后,大哥这不是回来了吗?您看我这功课是不是也就不必…”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秦王后已经冷笑一声,随后再次从原地站了起来。
“啊,母后,您别生气,儿臣这就去,这就去抄…啊呀——”
刚刚走出王后寝宫的秦昭突然间听到了一声惨叫,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哆嗦。
“二弟也太不小心了,竟然在母后的宫里摔倒了…”
他摇了摇头,随后脚步更快的小跑离开了后宫。
不久之后,他来到了秦寿居住的宫殿,却得知秦寿此时正在学宫授课。
他没有耽搁,急忙离开王宫去了学宫。
虽然他离开咸阳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咸阳学宫的那些门卫却还是认得他这位秦国太子。
见到太子回来之后,学宫的门卫急忙见礼,随后恭敬的将他迎了进去。
穿过几间学舍,秦昭很快便在学宫之中最大的大讲堂之中见到了老秦王秦寿。
秦寿虽因腿疾而不能行走,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却很好。
此时坐在讲台之上,绘声绘色的为一众学子讲述何谓“大丈夫之志”。
秦国仁治与法治并行,呈平十几年之后,国内已经很少出现“私斗”这样的乱纪之事。
但也正是因为“私斗”受到限制,再加上没有战争供将士积攒军功。
如今秦国已经推出科举,取士也更加看重治政,断案,农桑等具体的能力。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秦国的文风必将逐渐盛行,而秦国的武风也将受到影响。
但是因为秦寿一直坚持在咸阳学宫之中为每一位学子讲课,经常为他们灌输“大丈夫之志,当持三尺剑,荡平四海八荒”“大丈夫之志,当如皓月当空,照耀千秋万代”这一类志向的缘故。
以至于从咸阳学宫毕业的学子,大多数都心存报效秦国的大志向。
就算那些不愿意留在秦国的学子,在回到自己本国之后,也始终未曾忘记他们在秦国所受到的教育。
有些人得以在列国的朝堂之上为官,结果却发现自己与身边的同僚格格不入。
时间久了之后,这些人要么辞官回乡办学育人,要么就干脆再次举家迁移到秦国来。
咸阳学宫表面上是海纳天下英才,并不限制这些人才的流动。
然而从他们入学咸阳学宫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大多数人都再也回不到自己本来的国家去了。
“又在洗脑了!”
秦昭的口中暗自嘀咕了一句,但是紧接着他却是静静的聆听起来。
那些以往他非常排斥的东西,在他静心聆听之后,又觉得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