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长处,却没有想过自己是一个孤家寡人,如何跟史家与儒家这种传承了不知多少年的学派相提并论。
所以,不管他有没有道理,有没有所谓的真才实学,在面对群情激奋的众人之时,他最终都败了。
秦寿并非不知道小说家的作用,他既可以娱乐百姓,也可以宣扬各种各样正面的思想。
但是同样的,他也可以制造谣言,引发焦虑与恐慌。
正如罗子所言的那般,“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的道理,相信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理”。
很多事情是否真实并不重要,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身边的人都在议论的东西。
而小说,有着新奇的故事,最容易洗脑那些愚昧之人。
只要在小说中巧妙的加以运作,便可以达到不知不觉中改变舆论的效果。
就比如说是在楚国宣扬秦国仁义,对百姓多么的好,楚国的百姓大多会保持怀疑,认为宣传这件事情的人是别有用心。
但若是与楚国的百姓去讲一个秦国发生的故事,然后在这个故事中有意无意的提及一些秦国得惠民政策。
随着百姓对这个故事内容的加深,他们对于秦国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多。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会把这当做一个故事,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
然而一旦知晓这个故事的人多了,那么人们就会去想“秦国会不会就是故事中的这个样子。”
他们会去想“秦王一定就是故事中的那个样子”,否则,也不会如何如何。
但是他们却从来不会想过,他们所熟知的那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他们相信他们亲耳听见的,相信他们旁边的人议论的,便不会再相信他们理智判断出来的。
当然,并非是只有小说家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而是说,在当前的这个社会环境之下,小说家是最好的选择。
诸侯都没有意识到小说家的作用,各大学派都对“言假”“不实”的小说家生出了质疑与厌恶。
罗子很快便被千夫所指,他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局面,只能够黯然退场。
然而就在罗子离开之后,秦寿却是向着自己身边的秦阳吩咐道:“小说家可以成为我秦国的一大利器,吾儿可替为父说之。”
秦阳满心都是疑惑,但是却并不敢忤逆自己的父王。
于是他微微点头,而后缓缓起身寻着罗子离开的方向而去。
而就在罗子下台之后,众人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小说家。
“诸子百家皆为教化,治国,安民而生。唯有小说家为言虚,捏造,误民,害民而生,吾等实在是羞与之为伍。”
有人义愤填膺,有人恼怒斥责。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为庄惠的年轻人打着哈欠走上了高台。
他向着所有义愤填膺的人拱手施了一礼,那些原本正在贬斥小说家的人纷纷停止了言语,都将目光聚集在了庄惠的身上。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之后,庄惠却是转身便向着台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