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创造条件。同时,以坚决的军事斗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挑衅和军事冒险,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在作战方针和战场态势上,针对史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特点,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定下战役决心,以所属部队及地方武装,在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下,采取“围城必阙”等战法,逐步收复长治。
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鼓舞高效。刘伯承根据中央指示和情况发展,于8月10日电令各部立即抽调力量,组建野战兵团,充分做好战前准备。
首先,部队采取“边打、边建、边练”的方法,将游击兵团编成太行、冀南和太岳3个野战纵队,在编制、训练、指挥等方面进行调整,重塑了部队组织结构,从而保证部队作战方式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其次,号召部队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打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提出“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毛主席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的号召,极大提升了部队士气。
最后,积极组织开展支前工作,各级地方**动员5万名民兵支前或参战,积极组织兵站和运输队,赶制食品、弹药和衣物等。充分的战前准备,保证了前线供给,为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法灵活多变、指挥科学果断。在夺取敌外围各据点后,9月20日,刘、邓决心由长治城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城,虚留生路于北关,诱使史泽波部北窜,以在野战中歼灭之。在长治遭我军包围的情况下,阎锡山急令彭毓斌率部增援,以解史泽波之围。28日,刘、邓在判明彭部企图后,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在判明敌援军兵力与我相当,但装备优于我时,力避“啃硬骨头”,只留下地方部队围城,抽调主力部队北上打援。10月5日,太岳纵队果断出击,将彭部各个歼灭。被围的史泽波见援军无望,于8日趁夜从长治突围。刘、邓急令太岳纵队追击,经数小时激战,除少数先头部队西逃外,其余全部被歼,史泽波被俘,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战法是作战的精髓,灵活多变则是战法的灵魂。一套战法不可能“天下通吃”,只有“因敌而变、快敌而变”,才能取得胜利。根据敌军来援的情况,晋冀鲁豫军区及时调整战法,将作战方式和重点调整为“围点打援”,始终将战役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达到决策先于敌、指挥优于敌、行动快于敌的效果。
巧用隐真示假、有效破敌诡计。我军在决定抽调主力部队北上打援时,为不使长治守军发现我主力部队前去打援,在撤离当天,组织围城部队白天抬云梯进行攻城演练,晚上点灯吹号袭扰敌人,营造我主力部队并未撤走的假象,主力部队则于28日夜悄悄撤离长治城。
在打援部队进攻受阻,刘、邓抽调冀南纵队支援时,为震慑来援敌军,特意令冀南纵队白天开进,故意暴露,以动摇援敌军心。彭毓斌意识到增援计划破产后,在下令辎重和指挥机关向北撤退的同时,为迷惑我军,下令大部队向南佯动,被我太岳纵队迅速识破,难逃被歼之命运。该战役中,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根据当面之敌的不同情况,战役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隐真示假的战法,以多样灵活的手段,隐蔽我军之意图,干扰迷惑敌军,成功保证了战役胜利。
上党战役后阎锡山晋绥军从9月初到10月底,将近2个月的时间里,晋绥军损失了11个师,3万多兵力。其中,第19军属于晋绥军的主力。在这次战役中,第19军几乎被全歼。晋绥军一共只有10万余兵力,此战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除了3万多兵力之外,还损失了24门火炮、2000多挺轻重机枪、16000多把步枪和手枪,以及大量的弹药和后勤物资。言而总之,在这次战役中,晋绥军元气大伤。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力守卫山西省,因此请求外部的力量进驻山西。我们仔细看看这一次战役,晋绥军依靠兵力优势希望先发制人,但被对手后发制人击败,自身前线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随着上党战役的结束,华北地区的力量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根据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力量更加壮大,还组建了大量的民兵部队。在双方正在重要谈判的大环境下,上党战役的胜利,增加了谈判桌上的底气和筹码。其实,经历了上党战役之后,晋绥军集团的控制区,已经开始以太原、大同等城市为主,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晋绥军集团的控制力很差。尤其是华北局势已定,北方军接受和平改编,东野大批部队调入关外,晋绥军无力阻挡历史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