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东西交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维持经济的稳定。而生产业则主要靠朝廷支持的官营产业,私营的规模很小,影响力也十分不足。

    相比之下,罗马则不像汉朝一样秉持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理念,他们的生产并非是要自给自足,他们有的地方人们就是进行纺织,有些地方则生产染料,然后通过货币经营,换取他们的必需品。

    在这个时代,罗马的体制并不能说是比汉朝有约。要知道,汉朝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遇到天灾时粮食还是不够吃,粮食是国家稳定的源泉,所以在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即在一部分人不参加农耕也能保证粮食储备之前,必须要鼓励全民耕种。

    而罗马,你不耕地,靠商业如何养活这么多人?毕竟货币无论如何流通,不耕地总粮产就不够所有人吃的。而罗马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张,靠战争,掠夺来积累财富,不断地将更多的财富添加到市场内部,刺激商业的发展。

    显然,以汉朝的儒家思想,不可能接受用这种侵略性且算不上稳定的“商业制度”来代替汉朝本身的农耕制度。不过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讲,诸葛亮也看到罗马与周边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比起季汉现在想重新开发但又没完全开发出来的丝绸之路,罗马环绕整个地中海,海洋贸易也极为发达。

    看了罗马的贸易路线和地图之后,诸葛亮觉得是不是季汉也应该利用荆州新得到的出海口探索一下周边的国家,或许会给季汉带来额外的财富。毕竟国家处于战乱之中,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之后还有几本书是有关宗教的,诸葛亮大概看了看就合上了。很显然,西方强调君权神授,而中国皇帝是天子,你在中国说上帝或主什么的比皇帝厉害,国家要出大事。

    总之,诸葛亮对罗马的理解是:哲学与数学最值得学习,贸易理念其次,宗教则是必须要摒弃的。

    后来,诸葛亮便在季汉推崇了西方的“科学”,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确受到了很多传统儒生的阻挠。尽管此次季汉与罗马的交流引起了诸葛亮的重视,并在随后的上百至上千年里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都是后话,毕竟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相容的东西。

    而另一边,董允则带着昆图斯来到了长安周边的农田。汉文明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季汉的农民也都是耕地的好手,在长安的郊外,一片片农田在昆图斯的眼前,几乎是一望无际。

    “这就是我们的农田,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够吃。现在天下并不太平,如果没有粮食储备,下次战争就不好打了。尽管你是西方的使者,我们这里也只能提供一般官员的食物,比起繁盛时的大汉还是要差不少。”

    “战争?你是说,现在大汉在跟谁交战吗?”昆图斯有些惊讶地向董允确认着。

    而董允也有些烦恼,毕竟是天下三分,天下叫天下,但西方那么远,实际上肯定在汉人所知的天下之外,那到底要不要告诉他三国的事呢?

    “实际上,当初的汉朝经过内乱,原来的版图分成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国家。”说话的不是董允,而是刘禅。

    “陛下,这件事。”

    “无妨,大秦远在天边,这里内战,跟他们那也没太大关系。”

    刘禅是一个人在皇宫里闲着也挺无聊,就出来走走。毕竟日理万机的是诸葛亮,他算得上是个安乐皇帝。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