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之后就是旭升科技、亚洲电视台、周师傅茶餐厅等等,员工数量加起来也上万人。
这还不算家盛电子以及万科地产这两个员工大户,像万科地产,人数现在已经过万了,至于家盛电子,则更加。到现在为之,家盛电子的员工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五万,但刘家成却兴奋地对他表示,在今年年底,员工数量有希望再翻一番,达到十万人,然后在争取明年继续翻翻,超过二十万人!
无语,周兴盛听完之后是直接无语了。
泥煤的,不待这么玩的,员工数量现在都是动辄以“万”来计算的么?
这两家公司,财神投资只是占了部分股份,是第二大股东,所以周兴盛并没有算在内。
但饶是如此,将近十五万人,来年还将继续往上增长的员工人数还是让周兴盛好一阵不适应。
而更重要的是,这么多人,但各个子公司的负责人来给他打报告的时候却都要提出一个算是老大难的问题,人才不够,还需要扩招。
简直坑死人不偿命。
周兴盛想想,光是发工资,以平均工资四千港币来算,一个月也得六个亿港币,一年下来也就是七十二个亿,恐怖啊!
这还不算员工福利、奖金以及公司设备采购这些问题,如果算上,相信一年下来没有个上百亿港币的支出还真搞不定。
更别说,还要不断的招收新员工。
周兴盛每天看着公司的报表,要不是习惯了,换一个普通人来看,非被吓死不可,心脏受不了啊。
周兴盛也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做实业的能量。
是很艰难,发展起来后也困难重重,但动辄上万、数十万,乃至于拥有数百万员工的公司,在社会上无疑是拥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因为这些员工可都是靠着你这个老板吃饭的。
再一个,如此规模的实体公司,上游、下游,肯定是一条相关利益的产业链或者产业群,这又势必不动则已,一动就整个产业链或产业群动,影响到的人无疑是要远远超过公司员工数量的,乘以数倍乃至于十数倍。
可以想象,上万、数十万、数百万人的数倍甚至十数倍,牵一发而动全身,严重者直接撬动了一个国家。
弹丸小国不用说,一动就死,即便是美国、中国这样拥有庞大市场的超级大国,同样是承受不起这种损失。
这也难怪后世诸多实体公司。尤其是拥有员工数量n多的实体公司老总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n多荣誉名头随便往头上戴不说,当地政府乃至于中央都轻易动不得,国家领导人都频繁接见会面,共同商谈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大事。
至于在美国、英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实体公司老总和家族,更是直接在幕后掌控整个国家!
反观走金融、贸易的公司,就算公司规模再大,身家再多,在社会上也没有多少地位。因为金钱这种东西,一旦多了,只是一堆躺在银行里的数字而已,并不具备任何意义,政府说冻结就冻结,一纸命令就能将你打落凡尘。
而这,也坚定了周兴盛走实业发展的道路。
想到这里,周兴盛不禁看向了右手边办公桌上的几份合作计划书,也该是时候给他们回音了。
“刘老板吗?你好。我是周兴盛,关于双方合作开发内地市场的计划没有问题,我想我们可以找个时间签订合约。就明天,怎么样?”
“何老板吗?你好。我是周兴盛,合作方案我们基本上是同意的,你看什么时候一起约出来把它一次性谈妥了,顺便把合约也签了?明天吗?哦。可能不行,明天我还有要事,就后天吧。到时我电话约你,你看怎么样?”
“周老板吗?你好,我是周兴盛、、、、、、、、”
“广老板吗?你好,我是、、、、、、、、、、”
想到就做,周兴盛一次性连拨了四通电话出去,分别约定了之后四天的合作商谈。
四个老板,一个姓刘,刘金昌;一个姓何,何盛;一个姓周,周左光;一个姓广,广德生。四人都是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上门来寻求他的投资,就在前不久的时间。说起来,上门寻求投资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惟独这四家却记忆犹新,主要的还是因为这四家企业的老总居然联袂而来,想不让他留下印象都不行。
四人中,刘金昌是个胖子,开的是鞋厂,规模不大,但也有两百多号人,效益还算可以。
何盛,名字听起来和大贪官“和珅”谐音,很容易惹来误会,但何盛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斯文人,相貌文静,鼻梁上还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像极了《功夫》里的那位会蛇拳的“四眼田鸡”。何盛办的是制衣厂,早年间在香港开了一间成衣店,后来眼见得别人粉粉嫩嫩投资办厂,他也跟着投资办厂,去了马来投资开办了制衣厂,结果大获成功。到目前为止,制衣厂已经拥有了员工五百人,资产过千万港币。
说起来,开办制衣厂成功的模式,似乎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套路,很多成功的商人拥有制衣厂,像立新集团。
只是何盛的能耐没有林白欣来的大,所以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广德生是个瘦弱的中年人,早年间听说是长江的员工,后来下海经商,开办了一家玩具厂,目前为止,发展得还算不错,产品也多为出口欧美国家。
周左光要特别提一下,他和周兴盛是本家,但辈分上而言却要足足高了两倍,是周兴盛的爷爷辈。
当然,不是同一堂下,也不是同一宗,辈分关系根本没用。
特别之处只在一个地方,周左光居然开办的是模具厂,专做出口模。当然,周左光和广德生一直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毋庸置疑的,玩具、模具通常都是不分家的。
香港人,极少有办模具厂的,这里是指专业做模具的,只是附带模具部门的企业不算。
在这方面,多数是台、湾人以及后起之秀的内地人。
至少周兴盛前世了解到的形势就是如此。
内地的不说,大部分现在还在初期阶段,或者还没开始,或者开始了但不是专业做模具。台、湾方面,专业做模具的有很多,不过最知名、现在也已经开发发力的模具公司已经有了,就是富士康的前身:鸿海精密!
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富士康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电子公司,更不是it公司,其实就是一个模具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模具的。而后来的大牌子“富士康”,其实是属于鸿海精密旗下的一个牌子,只不过牌子太大了,连母公司都渐渐的没人叫起了而已。
也并不是说香港就没有专业模具公司,有一家,周兴盛知道,整个模具行业的人基本上知道,无论这人是内地、香港、台、湾还是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龙记”,专业做模架的公司,世界四大模架生产厂商之一,亚洲销量第一。而这家公司老板的真正名字虽然大部分人不知道,但姓氏却是一清二楚,因为老板是姓“邵”,和邵大亨是同宗。
所以说,其它三人不提,对于周左光,周兴盛倒是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