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5章 八股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又一次,蔡元培借了记述东周战国历史的《战国策》来看,王先生又说不能看,他的理由是,如果在考秀才的时候,把《战国策》一类书中的词句典故用在文章里,一定不会被考官容许。

    这倒真是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原因在于,在当时的老师看来,这些书都是杂书,于学无益。

    当时平民出身的普通读书人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取得功名,跻身体制内,取得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而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形式被限定为八股文,同时,八股文的内容则完全限定在儒家的“四书”“五经”之内。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先生对学生读书范围要做这么严格的限定了。

    八股文最初是古代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可以说是经过前辈的杰出文人总结出来的一种优秀的文章格式。把它应用在科举考试中,本质上是一种考试形式的规范化,也是科举制度中对公平原则的落实。这有点儿类似于书法中的“馆阁体”。

    八股文是指写文章要由八个部分组成: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举个例子,是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的一篇名为《百年姓足,孰与不足》(语出《论语?颜渊》)的八股文,称得上是典范之作:

    【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起讲】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闾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

    【入题】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起股】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中股】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后股】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

    饔飨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束股】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大意如下:

    如果老百姓富足于下,国君当然会致富于上。

    因为,君王的财富,就是藏在民间。人民都富裕,君王哪会独贫?孔圣人就曾以君民一体的大义告诫过鲁哀公。

    孔子说:鲁公增税,不过因为钱不够用。但要想钱够用,哪能不先富足其民呢?如果天下能良田丰收(百亩而彻),同时君主长存节用爱民的心,那么,只按产出的十分之一征赋,而不暴敛以满自己的享受,这样,民间实力雄厚了,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每家每户,广积粮仓,则照顾一家老小就不发愁。

    田野之间,满种稻谷,则养活全家大小就不操心。

    百姓都富足了,还会单单君王一个人贫穷吗?

    我知道:财富藏之于民,民有就是君有,就是国有。不一定都收集到国库,才叫有钱。

    山野田地所生长的,国君都可以运用。不一定非要收集到国库,才叫有财。

    民间财富取之不尽,又哪里会求之不得?用之不竭,又哪里会发生猝不及防的事?

    牛羊繁盛,足以为祭祀之费。玉锦充盈,足以资政府礼用。不足,就向百姓借,哪会匮乏?

    祭祀大典,足够应付宾客的需要。国防开支,足够应付战争的需要。不足,就向百姓借,哪会匮乏?

    哎!立法的原则是以民为本,国家用度的充足就是由此而来,又何必强加赋税敛财呢?

    这篇八股短短数百字,通篇对仗工整,行文平仄优美,而且在八股言语的严格形式之内,言之有物、入情入理,用寥寥数语就完整地阐述了一套治世理念。文中提出了藏富于民的理念,并主张用财政杠杆替代税收,可谓是一种很现代的经济学主张。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