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没有选择进攻。
他力发在脚下,上身放松。
轻轻后退两步,便脱离了张天志的鞭手距离。
而后,右手成爪状,自然上扣住张天志的手腕,力出于膊,膊与肘合,就待发劲。
“捆手!!”
这是《咏春拳》中的捆手技巧,以“肘底力”发劲。
旨在捆拉对方小臂,破坏对手身体重心,使其前倾,从而进行冲拳攻击。
所以,“捆手”多与“日字冲拳”结合起来使用。
张天志也是学咏春的,知道这一招的作用。
“捆手”并非死死地抓住对方的臂腕不放手,那就变成两人斗力捆拉了,而是富有弹性和变化的捆拉手法。
他更知道一个习武之人的重心有多重要。
不过,要想凭这手控制住自己,未免把我想得太简单了!
张天志肩膀一抽动,胳膊似波浪般抖动。
就像肩膀处安装了个弹簧一样,被叶问扣住的手立马“嗖”地缩回。
同时,另一只手并成刀掌。
一个进马,刀掌呼啸着劈向叶问的身前。
“咏春刀劲!!”
这是张天志化刀为掌,以刀掌施展《八斩刀》的技巧。
加上他长期练习“对马冲拳”的原因,张天志手臂的尺骨,无论是硬度还是韧性,都很惊人。
《咏春拳》,本就擅长短距离爆发,比如说“寸劲”。
而张天志的这一刀,于尺寸间发力,凌厉威猛,动若惊雷。
若是一般武者,就算脑子能察觉过来,身体怕也来不及反应。
但叶问是一般人吗?
只见他空出来的那只手呈半弧形切削而出,宛如后发先至,横亘于身前三寸之地,拦截住了张天志的刀掌。
“嘭!!”
小臂相撞击的声音。
古拙、沉闷。
双方视线相交。
就这么短短的两招,两人都知道对方是个劲敌。
他们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棋逢对手的兴奋。
哪怕看起来是个好好先生的叶问,说到底也还是个武者!
说起来很长,实际上连三秒都不到。
而台下眼力不够的观众,则看不出这两招的精妙。
能看出精妙的人,则是目不转睛。
张天志和叶问先是微微分开,而后快速冲向对方。
两人一交上手就很激烈。
直接舍弃了那些试探的环节。
两人皆以二字钳羊马的正身前进马姿势站立。
张天志以“日字冲拳”手型迅速进马,向前踏步,左拳直冲叶问面门。
而叶问以右侧“问手”姿势迎敌。
迅速向后退一步,同时腰背发力,向前迅速一拍,拍出右掌,“啪”地一下,拍在张天志左臂尺骨部位,化解了他的拳劲。
张天志再次向前迅速进马,身若奔马,逼近叶问,同时出右拳攻其面门,左拳回拉至右肘上方;
叶问感应到攻势,立即向后退马一步,同时左掌拍在张天志右臂尺骨部位,化解其冲拳之力。
“嗒嗒嗒……”
“砰砰砰……”
如此,两人一进一退,一攻一守,拳掌相交不下二十手。
每一拳都如雨点般落向对手头部,可都被对方牢牢接下。
很快,两人又换了种拳风。
“连消带打!!”
这对习武者的临敌反应速度与技法的要求更高。
张天志左脚在前,以“问手”姿势对敌。
叶问上步近身,作势以右拳攻张天志的头面,发劲迅猛。
从张天志的左臂外门攻人。
而张天志以右手护手,迅速向外拍开对方的右拳,同时前手“问手”迅速变为“日字冲拳”,击向叶问的面门。
当然,这一手没有建功。
……
双方都是咏春拳大师级高手,一招一式完全是信手拈来。
可能你一抬手,对方就知道你下一手很有可能会打哪里!新
而且,叶问和张天志的“咏春听桥”造诣都很高,加上《咏春拳》的特点。
所以,两人的攻防都在一臂之距!
“问手、侧掌、正掌、按掌……”
“抹手、弹手、拂手、枕手、窒手、横掌、底掌、昂掌、脱手、擒拿手、攀颈手、抱排掌、杀颈手……”
两人不同的手法本能使出,在攻防转换中瞬息万变,没有固定的位置限制。
他们都脱离了那必须严格遵守一招一式标准的樊笼。
宫若梅看到两人的交手。
心想:“这叶先生的功夫更加老辣了;而这位张天志的功夫,也俊的很。行拳严守法度,发力刚柔分明,动静有法,深明咏春要义!”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