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降落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放亮。因为在向东飞行,所以黎明非常短暂。
在数千米的高空看日出,有一种非常不同的感受。看到鲜红的旭日迅速升起,李承志仿佛觉得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沉浸其中。被张国栋推了几下,李承志才回过神来,发现飞机已经降落了。
机场在一座军营里面,或者说军营包围了机场。
走下飞机的时候,李承志一下就震住了。
围绕着运输机,警备部队拉起了警戒线,甚至还架起了铁丝,但是依然无法阻挡汹涌而来的人潮。到底有多少人正在从四面八方涌来,根本就数不清楚。只是,所有人的眼睛里都透露着企盼的神色。为了维持秩序,警备部队的官兵不得不对空鸣枪,只不过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反而让局面变得更加混乱。直到一名军官拿着高音喇叭喊话,告诉人群运输机里没有装载粮食,加上看到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军人走出运输机,那些目光中充满期盼的饥民才惺惺然的离去。
“那名军官在喊什么?”张国栋的第二外语是法语,因此听不懂拉丁语。
“告诉饥民,我们不是粮食,不能把我们吃掉。”李承志叹了口气,这确实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
张国栋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阵那些四散离去的饥民,这才追上大家的步伐。
为特种侦察兵准备的营房就在跑道旁边,不是很大,只有十几间板房,四周拉起了带电的铁丝,还挂上了警示牌。在唯一的大门旁,有两座用沙袋垒起来的机枪堡垒,由六名警卫值守。
下飞机时的遭遇,让所有官兵都很震惊。
这不是李承志第一次到国外执行任务,在成为特种侦察兵之后,他去过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伊朗、埃及、苏丹、坦桑尼亚、波多黎各、古巴、民主美国与秘鲁等十多个国家。
可是,这是李承志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难民,而且是饥饿的难民。
对四亿多中国人来说,很难想像大饥荒的场景,特别是对那些年纪不到四十岁、没有经历过中华民主共和国建国初期战乱的中国人来说,饥荒似乎只存在于小说之中,因为四十年来,中国就没有闹过饥荒。
对李承志来说,也是如此。
与那些饥民的目光接触的时候,即便饥民手无寸铁,而他却是荷枪实弹,但是李承志依然感觉到了害怕,因为那些饥民的目光就像饿狼一样,而在饥民眼里,他们这些人都是可以吃的食物。
即便是猛虎,也顶不住一群饿狼的围攻。
还好,饥民不是饿狼,而且武装到牙齿的军人比猛虎厉害得多。
整个白天,李承志他们都呆在营地里。闲得无聊,成浩然等人还玩起了扑克牌,似乎外面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一样。
显然,李承志没有心情无玩牌,即便他玩牌的技术是最好的。
此时,李承志只觉得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去帮助那些正在忍饥挨饿的难民。
这种思想,不是来自李家。李家的家训是“精忠报国”。
产生这种想法,与李承志的母亲,准确的说是他的外祖母、也就是鲁志刚大将的第二任妻子有关。这就是,李承志的外祖母是一位归国德侨的后裔,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而他的母亲深受影响,也皈依了上帝。虽然李承志并不信上帝,他传承了李家的信仰,但是他的姐妹都成了基督徒。
从小耳闻目染,李承志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
“有什么心事,闷闷不乐的?”张国栋拿着两瓶冰镇啤酒走了过来。虽然已是初秋,但是萨尔瓦多地处热带,依然非常炎热。
接过啤酒瓶,李承志愣着了一阵,才说道:“老张,你说为了这瓶啤酒,外面的那些人会不会去杀人?”
“为了一瓶啤酒就杀人?”张国栋愣了一下,说道,“当然会,对饥饿的人来说,别说一平啤酒,就算是一口狗粮,也能让他去杀人。听我爷爷说,建国后的那次大饥荒,到处都是饥民,像蝗虫一样的饥民,走到哪就吃到哪。什么都吃,草根、树皮、观音土,更别说能跑能飞能游的活物了。当时,在四川的一个县,饥荒持续了大半年,很多人实在是饿得忍受不住了,就易子相食,也就是把孩子交换着吃掉。后来县官在审判这些人的时候,称他们无罪,因为人要活下去,就要吃东西。真正有罪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那些制造了饥荒的制度。”
李承志不敢相信的看着张国栋。
“别不信,我爷爷就是因为饥荒才逃难的。如果不是一位好心的地主收留了他,恐怕就没有我了。”
“我也听说过,那次大饥荒,四川死了几百万人,到处都是饿殍。”蒋中琦拿着喝掉一半的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