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紧急,关乎到整个河南的得失,更关乎阿济格自己的“根据地”。
心急如焚的阿济格左右四顾,也仅仅发现只有吴三桂吴老弟能解他的围。
然而五拨信使派去,吴三桂所部主力终于动了,三天时间,从西安入了潼关,啧啧,真是兵龟之神速啊。
连本已在洛阳的那六千人,也仅只到了汝州,问其原因,人家却是理直气壮地说,徒步难行!
这就有了前边阿济格怒斩吴三桂一名信使之事。
杀了人之后,阿济格慢慢冷静下来。
他已经清楚,吴三桂靠不住,凡事还得靠自己。
于是,阿济格勒令孙可望,率己部人马东向,至灌水西岸,阻挡来援明军。
为了督促孙可望出功不出力,阿济格还派了六千骑兵同行。
……。
接到阿济格命令的孙可望,当场怒骂起来。
孙可望虽是清廷“义王”,可那是个虚衔的郡王爵,而被李定国赶出云贵时,孙可望身边仅仅只有十几嫡系,也就是说,他手中的兵马,少量是清廷从汉旗军调拨给他的,其余的,都是他自行招募的。
这才两年啊,没打过仗,平日里对驻地民众劫掠之事倒没少干,这样的军队能去阻挡象建阳卫、左营,还有北伐军那种虎狼之师?
这还不算,孙可望手中拢共就一万多人马,哪怕加上二度劝降光州、息县的大西军,那也不足二万人,而那些被劝降的大西军能用?说不定他们此时心里就已经后悔了,巴不得临战之时倒戈一击,来个将功赎罪。
可骂归骂,孙可望不象吴三桂本钱厚,他只能下令交接之后开拨。
原本想着,反正只要大军开拨了,走得慢些就是,真要形势不对,率军转进开封或者归德府就是了,反正手中有兵,乱世之中到哪还抢不到一口吃食?
可孙可望没想到的是,他一开拨,阿济格就派来了六千骑兵“襄助”。
恐怕傻子都明白,这哪是“襄助”,分明是督战。
这样一来,孙可望想死的心都有了,可想死归想死,并不真想死。
于是孙可望和他的一万多大军,被六千骑兵左右挟裹着往东迎战建阳卫、左营去了。
……。
平心而论,阿济格并非要孙可望的命。
阿济格从凤阳带来的兵力不足六万,经商城之战,至今也就五万出头。
而斥侯禀报,建兴朝大军三路来袭,除了东边建阳卫、左营,阿济格还要应对从凤阳府来犯的老对手——北伐军。
而在北伐军手中遭遇连败的阿济格,能不将东北方向视为防御重点吗?
阿济格派出了他手中大部分骑兵,至固始方向阻挡北伐军西进。
所以,能给孙可望六千骑兵,已经阿济格最大的底限了。
当然,阿济格也不是那么善良之人,他一样巴不得将孙可望所部消耗在灌水西岸,最理想的情况是,与明军拼个两败俱伤。
一山不容二虎嘛,河南之地,容不下阿济格和孙可望,从再往西,就是吴三桂的势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