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更让民众叹服的是,胜了!
用一群和他们一样的庄稼汉,打对方武装到了牙齿的鞑子骑兵,居然胜了!
至于刘放怎么胜的,那些追随者死了多少,刘放自然是不会透露的,就算有人问,也被刘放牛眼瞪了回去。
还有,池二憨率部数百里奔袭,自然也不会被刘放提及的。
用刘放的话说,这不是他不知感恩,是形势所迫,想来以池将军他老人的气度……定会谅解,不会计较的。
也就是说,这场破袭、反突袭战,愣是被刘放宣扬成了他主动型防御,一个人的功劳。
至于他漏洞百出的说词,能不能取信于人,就完全不在刘放的考虑之中,就象后世相当妥帖的一句话——不管民众信不信,反正刘放自己是信了。
自己信,很重要,自己一信,就成自信了。
所以刘放从来不去考虑,招募起这么多人,他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时间去训练?
这么多人,他能不能指挥得了?
还有,这么多人,武器够不够用?
池二憨离去时,大手一挥,将战场上鞑子留下的武器一股脑送给了刘放,还留下些火器做为支援。
可池二憨会留下很多吗?肯定不可能,他的部队是回援泗州,是要去打仗的,再说了,刘放当时身边就十多人,能留下个二十杆枪,就算是很给面子了。
所以刘放如今一个头有两个大,他在生气!
生气原来带兵是要为他们提供武器的,难道不象以前府兵,自己带武器、粮食来的吗?
敢情这厮评书听多了,还当是太祖那时卫所囤兵呢。
而且,迫在眉睫的还不是武器,是粮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管天管地,没听说过能管人肚子不饿的。
可衡阳镇被鞑子付之一炬,就算镇上原本有存粮,此时也早成灰烬了,往哪找粮去?
门外那些来投奔的民众,没武器给他们每人派根棍子还没什么大事,如果一听说没饭吃,定是一哄之下,作鸟兽散。
刘放百思不得其解啊,一咬牙,他决定往扬州府府治江都一行,伸手化缘,这事老刘在行,都说倒霉不拣日子,花口唾沫的事。
……。
扬州知府,姜伯礼。
他可以说是吴王殿下发迹时的追随者了。
吴争刚到绍兴府,被鲁王朱以海授了个梁湖所百户。
在安顿了带来的难民之后,为了筹措军饷,打的第一仗,就是围剿平岗山山贼。
姜伯礼就是当时平岗山最大山贼的“军师”,良心未泯,被吴争招揽。
他是读书人,十多年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按他的话说,前半生走霉运,后半生一洗前“霉”,终于一飞冲天了。
也对,一个老秀才,做到扬州府知府,就算不是“前无古人”,相差也不多了。
但姜伯礼要补这个实缺,自然不可能是按资历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吴争不经意地“随口”一句,怎么轮,也轮不到姜伯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