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有水一川”投的月票。
天长是个小县,原本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自己生日千秋节而特设的一个县。
千年以来,它的归属时常变化,至明洪武年间,隶属凤阳府泗州辖下。
这样一个小城,甚至容纳不下三千人马。
就更不能据城死守,以抗阿济格来势汹汹的大军了。
所以,被陈胜留下,名为“山贼”的千余将士,接战不利之后,无奈做出了选择,向东城门乡、北阿镇方向转进。
城门乡、北阿镇位于凤阳府与扬州府交界处,也就是说,过了这两地,这支残部就可以进入扬州府地界,由此脱险。
而阿济格同样没有与北伐军打一场决战的意思,他更多的注意力还是集中于被李过占据的定远。
这支“山贼”残部的退却,让阿济格志得意满。
在他看来,收复天长,不仅仅是一场战术胜利,更是一种功绩,向清廷邀功的功绩。
所以,阿济格并没有下令斩尽杀绝的意思,但战场上,帅令未必一定是将令,否则,也就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了。
清军并没有停止追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发疯似的紧咬不放,如果不是水路众多、地形复杂,以清骑的速度,早就将这支残部连锅端了。
那为什么清军会如此恨这支残部,非要斩尽杀绝呢?
其实很简单,打出火气来了呗。
这支陈胜留下的部队,由于要乔装成“山贼”,所以没有装备此时北伐军的制式火枪和火炮,他们的武器混乱不齐,刀、剑、弓、弩、棍棒,还有不少的火铳和火药,甚至还有几门锈蚀的火炮。
这些武器,大都是陈胜所部打扫战场和战时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可北伐军肯定用不上了,所以,陈胜主力撤退时,一股脑地留给了这支军队。
陈胜当时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这些个杂伙什带回去不顺手,他也不知道,结果这些家伙,愣是用这些“垃圾武器”,硬生生地差点打残了来犯的三千清军,如果不是清军后军赶到,说不定还真在天长打成一场大捷了。
这支留下的军队主将和副将,是黄大淳、黄大洪兄弟。
说起这两兄弟,还得说起他们的父亲黄毓祺。
黄毓祺是抗清名将,特别是在江南,有很大的声望。
义兴朝建立,年老的黄毓祺归入朝廷,虽自己没有被重用,赋予实职,但朝廷重用了他的三个儿子,也不算亏待了。
黄毓祺长子黄大湛被授禁军指挥使,黄大淳、黄大洪就在长兄麾下效力。
原本一门忠烈,也算是乱世之时,一断佳话。
可天有不测风云,义兴帝朱慈烺在应天府暴发反乱,吴争遭受不明追杀时,选择了将错就错,下旨令禁军指挥使黄大湛率军追杀吴争。
这样一来,黄大湛就为难了,一边是君命不可违,一边是黄家大恩人,怎么选?
于是忙中偷闲,在出发前回了趟家,征求老父意思。
不想,黄毓祺对长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