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具备更便捷、更安全、体验好等优势。”
锐向研究院院长兼集团CTO周枫手持着一个类似于“台灯”的设备,一边给众高管展示,一边介绍起刷脸支付。
说是“台灯”,其实也有些不一样,取代“灯泡”位置的是一块书本大小的刷脸显示屏。
“刷脸支付”也不是什么新鲜词了,锐向内部几年前就在研发这个项目。
只是具体的产品,大部分高管还是第一次看到。
“那这个产品具体怎么使用啊?”
张岚有些好奇的问道,她一直在负责短视频和内容板块,对于金融科技这一块了解不深。
周枫把“台灯”放在了会议桌上,模拟起了场景。
“首先将这台设备接入人工收银机,并放置在收银台上。”
他指着设备上端的显示屏,“顾客只要把脸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和贷款审核环节的人脸识别差不多。”
“流程倒是不复杂,简单一点也好,越简单越利于推广普及。”
陆奇点评道,“不过,要让商户从收款二维码转变成使用刷脸机器,不容易吧?”
周枫解释道,“相比于传统收银机器,我们有五大优势。”
他比起食指,“首先小型化,体积只有自助收银机器的十分之一;”
又比起中指,“这第二,全面兼容商户现有收银系统,降低了商家系统改造成本。”
……
张益达没说话,把刷脸支付设备从桌上拿了过来,仔细打量了起来。
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术,芬兰创业公司Uniqul在13年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unique支付系统。
但受限于当时的商业环境,用户习惯等等因素,一直没普及开来。
千度、中科院渝州研究院、蚂蟥金服、微信支付在14年就开启了刷脸支付的技术研发和商用探索。
锐向也差不多是同期进行研发的,解决了很多问题,于今年才掌握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托智能手机厂商陆续推出人脸识别功能的福,刷脸支付于2017年开始在中国大面积使用,渗透到零售商超、餐饮等生活主要场景,行业呈高速增长态势。
张益达也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打算抢在蚂蟥金服的蜻蜓、微信的青蛙前面,率先推出自己的刷脸支付设备——雄鹰。
名字也比较讲究,青蛙吃蜻蜓,然后青蛙被雄鹰吃掉。
本来张益达想注册“贪吃蛇”商标的,因为青蛙标准天敌是蛇。
但是“贪吃蛇”被坑爹的游戏公司给抢注了,其他什么蛇又不好听,张益达干脆就注册了一个“雄鹰”。
差不多也算站在食物链顶端了,藐视蜻蜓和青蛙。
“价格呢?太贵了恐怕对我们的推广是一个阻碍。”
周枫给陆奇解释道,“目前还是第一代产品,价格起码要定在2000元左右才能收回成本。”
“贵了一点,你让小商贩花2000块钱买这套设备?那几乎不可能。”
顾盼盼调侃道,“不过要是加入拼哆哆百亿补贴计划,那还是可以的,给你兜底卖1万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