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以及刚才大家交流的其他情况,推测出了沧化公司的实力,而这个推测是相当靠谱的。
不过,高凡既然敢放狂言,自然是有自己的准备的,他平静地说道:“的确,劳氏的规模比我们大得多,但同时,劳氏的产品线也并不只有维生素这一项。据我了解,劳氏目前是把公司的发展重点确定为药品和诊断技术,维生素产品只是作为劳氏制药的现金牛项目而已。”
“那又如何?”多里安不为所动。
高凡说:“这意味着劳氏不会在维生素产品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一旦市场上出现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劳氏就会果断地放弃这个市场。而我的公司,恰好就是这样一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
高凡这样说,并不完全是在忽悠。他记得在后世时,劳氏制药最终是放弃了维生素业务的,只是具体在什么时间,高凡不太清楚。
劳氏是以维生素起家的,但这个市场毕竟有限。比如当下维生素C的市场价格是每吨1万美元左右,全球一年的需求量不到10万吨,也就是不超过10亿美元的产值。
这样一个市场,足以让高凡垂涎欲滴,但对于市值已经超过300亿美元的劳氏来说,就仅仅是一块鸡肋了。
劳氏的决策层清楚,要想赚大钱,还得指望药品,尤其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药品。劳氏在通过维生素赚到第一桶金之后,便把发展重点放在了药品上。维生素对于劳氏的价值,只是一头能够持续提供现金流的奶牛而已。
劳氏只想榨干这头奶牛身上所有的营养,不愿再对这头奶牛进行投入。劳氏的维生素生产工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改进了,而且一旦发现有其他企业试图改进维生素的生产工艺,劳氏就会采用各种方法予以打击,包括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或者收购对方的专利束之高阁,总而言之,就是要锁死这项技术,让自己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赚到更多的钱。
普通企业,靠寻常的工艺改进,是不可能在维生素市场上打败劳氏的。劳氏有充足的资金,能够支撑得起消耗战。但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够推出革命性的新工艺,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则劳氏就无法应对了。
劳氏是把维生素当成现金牛的,短期内利润少一点,还可以接受,但要说把价格降到赔本的程度,就没有必要了。
市场上维生素C的价格是每公斤9.5美元,毛利也就是在2美元左右。如果高凡的公司能够提供每公斤7.5美元的维生素C,劳氏是不愿与之拼个你死我活的。
事实上,后世劳氏逐渐退出维生素市场,也是因为中国企业的进入,把市场利润压到了极致,劳氏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出。
“你们除了维生素,还有哪些产品?”多里安换了一个问题。
高凡早有准备,他笑着答道:“所有的饲料添加剂,我们都想试试。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是我们生产的产品,价格上一定会比国际大牌企业低15%以上。”
“好,迈斯特愿意接受你们的友谊。”多里安笑呵呵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