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一切都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韦尼亚明科的组织能力。
不过这也是因为有最高统帅部甚至斯大林的亲自协调......在这两小时的时间里,斯大林格勒方向几乎所有的运输都停了下来。
此时的苏军有条件这么做,因为德第6集团军已经投降,斯大林格勒的前线运输已经没那么紧迫了。
于是,包括汽车、两栖登陆船、火车在内的运输工具,全部都用于将这十三个近卫步兵师撤至斯大林格勒东岸。
这些部队一撤到东岸马上就被拉进各个早就准备好的营地并控制起来......这些营地其实很容易找,因为在此之前伏尔加河东岸就有一个个准备增援至斯大林格勒的临时营地,韦尼亚明科要做的只是调来可靠的内务部军队拉上铁丝网就差不多了。
很快,一支总兵力三千人的空降旅就组织起来并搭乘上火车运往阿赫图宾斯克。
之所以是运往阿赫图宾斯克而不是兹纳缅斯克,是因为兹纳缅斯克在战役期间一直作为苏军增援斯大林格勒的前进**,这里很明显会有许多德军间谍,空降旅在这里做准备就太显眼了。
阿赫图宾斯克就不同,这里原本就有一个空军**,空军所需要的一切都运往这里。
于是,大批的运输机甚至滑翔机在这里降落也不足为奇。
在空降部队准备着的时候,韦尼亚明科就专程去了一趟米洛韦。
他是搭乘吉普车一路紧赶用两小时赶到米洛韦的。
原本这时候是空降部队最紧张、最需要指挥的时候,身为指挥官的韦尼亚明科不应该离开空军**,但韦尼亚明科却不这么想。
“空降军指挥系统没有被编入步兵师!”韦尼亚明科解释道:“所以我们的指挥人手绰绰有余!”
这是苏军惯用的做法,部队虽然被拆分了但是指挥体系却留下,这有点类似步兵中有两套指挥系统,其中一套指挥系统随时可以分出去重新组建一支新部队,甚至全部都是新兵也没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这种做法是很明智的,因为如果将指挥人员一起编入步兵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他们学**是空降部队的指挥,指挥步兵或许并不在行,另外还有可能与步兵指挥官起冲突。
更重要的还是,万一什么时候要重组这些部队,这些指挥系统就能快速的发挥作用。
这也是苏军空降兵能一次又一次被当作普通步兵使用遭受惨重的损失,却又能一次又一次快速重组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苏联空军对空降部队的训练和要求不高)。
“很荣幸见到你,舒尔卡同志!”韦尼亚明科一来就紧紧握住舒尔卡的手,说道:“我认为,我有必要与你们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力的配合和协同第51集团军作战,所以就把指挥团队也带来了!希望我这么做没错!”
“当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