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下是中等兵法,最不济,当敌人逼近到城墙下之时也要派遣部队先行杀出,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岳飞扫荡邓唐二州,直入河南,取的是上乘的兵法。赵葵和赵范差遣孟珙在襄阳北方和金将武仙大战,将武仙南下的军队击破在襄阳外围,此是中等兵法。
但蒙古人骑兵的威力前所未有,野战中宋军胜算极少。故此不得已只有使用在城外先杀伤一阵敌人的下策。如果不能先挫去敌人几分锐气,消耗了敌军的气力,让他们能够乘着新到士气高涨的机会,一鼓作气,抢上城头,那襄阳多半会保不住。
郑云鸣却始终不放心,蒙古人的骑兵部队天下无对,到底用多少人能够撑得住场面,维持住基本阵型,整个荆楚军上下也没有一个人知道。
何况敌人人数多达十余万人,兵力如此厚重,如果本军人数太少,只怕交战还没有两三个回合就折损殆尽了,连撤回城中都不可能,他坚持让王登携带前军、中军、左军、右军和陷阵军、将射军一同去,一共五千人兵力,几乎是让振武军倾巢出动。
陷阵军全军将校兵士九百五十二员,是王登在分军的时候重新挑选的战斗力更强的战士组成的突阵部队,陷阵军不设正将,由王登亲自率领,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则由王登亲自指挥突阵,葛怀负责全局统筹。陷阵军上下从帽子到衣衫到夹袄以及布裙都是一水的赤红色装扮,按照宋军的常例这些人就是充当前锋和敌人交锋的打扮。所有的陷阵军士兵,无论长矛手、刀牌手、标枪手、弓弩手还是重斧手,全部披挂有铁甲身和铁头鍪,装备比绝大多数的宋军部队好得多,唯有火器手因为肩上的火铳沉重,一般只穿着铁甲身上阵而已。
这时候的将射军也跟一年之前大不相同了,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弓箭和强弩之外,配备了一百余人的火铳手队。他们夹在用箭雨杀伤敌人的弓箭手和用精准的射击狙击敌军的强弩手中,为宋军传统的弓箭射击增加了新的元素。改变不仅仅只有这点而已,郑云鸣甚至开出弹药整合的概念,用竹子制成一个个圆筒,在筒中放入适量的火药和一枚铅弹,士兵们出战的时候身上背满了这种原始的弹药筒,手中拿着点燃的松枝,简直就像是随时可能做法的道士一样。
也正是因为火铳手要携带这么多零零碎碎的物件,你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将射军的火器手将带甲视为一种负担,他们甚至自我麻醉的喊出了“披甲的都是懦夫,打仗就是赌运气的把戏。”张顺也曾经极力鼓励他们穿着甲胄作战,后来现这么做除了使火器手的体力负荷更重,以及使得火器手的动作变得笨拙之外,其实增加的防御效果有限。因为操演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对面的弓弩手能够无视火铳骇人的声响和火光而选择正面和火铳手对射。
振武军的其他部队在王登近乎苛刻的训练下,也都显得比其他部队的士兵更加成熟稳重。但大战在前,却依旧掩饰不住紧张焦躁的神情。
葛怀一面往大脑袋上扣上乌金盔一面大声询问着中军部将:“王统领去哪了?马上就要出城了他怎么还不见人影?”
硕大的武神庙正殿里除了王登这时候已经不见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在为即将展开的大战紧张的忙碌着,谁也没有空闲再来顾忌躺在大殿中各位前朝名将们的牌位。
王登**着上身,身旁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头鍪、甲身和披膊,他并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抬着头平静的看着大殿上供奉的太公牌位。
其实心中却是在展开着激烈的搏战。
蒙古人用兵狡诈万端,和他们对敌的时候不能稍出一点纰漏,类似野狐岭战役的时候,金国主帅完颜承裕临阵动摇丢弃阵地撤退的行径当然是自取败亡。但是如果看见敌人撤退仓促追击呢?那也是中了蒙古人的诡计,他们每个骑兵都携带双马三马,等追击的步兵耗尽了体力,追击的骑兵耗尽了马力,他们再换乘坐骑重新冲锋,一战就能获得全胜。
要是你不追击而坚守阵地又怎样呢?敌人会用尽一切办法袭扰你,引诱你,用尽各种手段让你坚实的阵型生崩坏。要在机动力和战斗力都占据优势的大骑兵队前保持住阵型,那需要极强的指挥能力才能做到。
他不禁看着牌位上姜太公那一长串后世加尊的名号,就算是姜尚自来,也未必能保证在面对蒙古人的时候有十分胜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