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料蒙古人刚一走,越明年高丽王就派兵杀死这七十二个蒙古镇守官,重燃战火,并且将国都从开城迁往江华岛,以示凭借天险和蒙古人战斗到底的决心。
窝阔台大怒,再度派兵征伐,这次一直打到了半岛南部,但却攻不下一水之隔的江华岛,反而在光州一地吃了败仗。连主帅也中了流矢而阵亡。蒙古军收兵之后,于端平二年,也就是去年开始第三次征伐高丽之战。现在驻扎在辽东的一部分兵马已经开始向鸭绿江以南进行侵掠,为了尽早攻下高丽全境,活捉反复叛变的高丽王,必须派遣大军对辽东的高丽攻略军进行增援。
众人都说,辽东原先是左元帅按赤的辖地,照理应该由按赤率领自己的兵马解决高丽的抵抗。但是这一次高丽的抗战非常坚决,不光是守军和官员,甚至连农民、做小生意的、和尚、道士和游方医生都组织起队伍来和蒙古军作战,女子们甚至身着白衣,组成白衣队日夜在田野里袭击蒙古的骑兵。
若是不及时增援,估计按赤的军队也可能遭遇到前一次征讨军一样的败绩吧。和林城里都在传说,大汗这一次至少会派出一名亲王级别的大员前往辽东,至少会给辽东增派二万人的骑兵队伍。
这是一个机会,宋义长想到,如果能够让忽必烈主持这一次的东征或许能抬高他在诸王中的地位。借此挑起窝阔台系和拖雷系的王子们的争端,从而掀起一场大内斗。
但他又不愿意让忽必烈的实力提升的这么快,凭借锐利的识人感觉,宋义长本能的感觉到大宋未来主要的对手既不是曲出也不是阔端,而是这位说话耿直、见识机敏的拖雷系王爷。
他不愿意让这位英毅的贵胄变得更强,却又希望早日将他的野心暴露出来,好引蒙古王朝的内乱。
根据他这一段时间的观察,他认为白翊杰对蒙古帝国中可能爆内斗的判断是存在很大可能性的。虽然他不知道白乐杰是如何推断出来的,但凭借自己的亲眼目睹,他现不但是宗王和宗王之间,就连地方的万户和万户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竞争。因为蒙古人没有能如中原一样建立自上而下的郡县制体系,而是按照传统习惯,由本地的豪强担任地方长官,统一管理百姓和财政。所以各地的镇守长官藩镇化非常严重,除了在能捞取功绩和战利品的远征中积极提供兵马外,各地的大将既不愿意转迁别地。也不肯在别的领主遭遇失败时主动率兵支援。颇有一些冷眼旁观的意味。
至于黄金家族间的分隔就更加明朗了。术赤系的王子们,在术赤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公然无视成吉思汗的命令,带着大军滞留在西方的斯基泰草原上不肯回来。显然是准备一有时机就远征更西边的罗斯诸公国占领新领地,然后别立宫帐不回来。如果不是术赤早死的话,这个计划说不定在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就会实现了。
但如今术赤系的王子们依然带着大军镇守在西边的封地上,一旦有机会他们还是会冒险西进摆脱和林的控制的。甚至于,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带兵杀回来将汗位抢到手也说不定。
察合台目前看来身体还算硬朗,他留在自己的封地上生活的异常低调,和他往年与术赤互相争斗,觊觎汗位的模样全不相同。大约是因为汗位落在了窝阔台手里,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殆尽了吧。又或者成吉思汗对这个儿子看的很通透,给他安排的都是西辽的故地,畏兀儿人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居民畏兀儿人长于经营商业,却少了几分血战搏杀的勇气,加之西域地方物产丰富,女子美丽,正是困杀英雄的温柔陷阱,察合台被困在这里,渐渐的英雄志气也消磨殆尽了。
可是他的儿子们却还是年少轻狂的年纪,断然不肯在美人乡里蹉跎英雄豪气的。他们手握着强大的康里突厥兵,这些骄悍的兵士曾经和蒙古军在呼罗珊地方血战连年,连成吉思汗也赞叹他们的骁勇能战,他们拥有长于游击作战和劫掠的畏兀儿游骑兵,也有擅长守城和攻城的伊斯兰轻步兵。甚至还能雇佣到越黑海而来的阿兰部落骑兵,这些勇武的骑兵不屑弓箭,而是喜欢操着长枪和敌人近身肉搏,其蛮勇无畏的气魄,甚至连肉搏当世无敌的蒙古重骑兵也为之瞩目。
他们是绝不甘心守在这草原上坐望窝阔台的子孙们安安稳稳的接掌汗位的。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