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
当然,姬希所经历的,自然不是表面上凶险,至于夷州海寇杀人如麻手下不留任何活口之说,则是华胥系人自己宣传出来的罢了,那些死人全部被送至夷州。
帮助同化当地的土人,稀释土人的人口,若其首领是土人,那自然是强枝弱干,但是其灵魂并不认同土人,自然是强干弱枝了,诸夏建筑、诸夏语言、诸夏礼仪一跃而成上层专用。
如今大乾,已失荆南、交州,至于夷州是之后命名。
不错,荆南的新长沙、新武汉等四座城市最后还是被大乾的人发现了,毕竟田亩有限的情况下,那些豪族为了更多土地便派出人手探索四周,希望能找到一块肥沃的平原。
这样一来,荆南等地华胥系城市自然无法继续隐藏,豪族见状,没有丝毫惶恐,还妄图将其纳为自家私有物,做出聚集族兵,以王法要挟之愚行。
众人拒城而守,担任城主的超凡者联系了二号,在得到明确命令后,立刻打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并以城墙上的机枪,将豪族以及其族兵屠戮一空,化作一地碎肉。
而后四城分出兵马,以机枪、半自动步枪、火炮一路攻城拔寨,每克一县,便横扫四周豪族坞堡,开批斗大会,让百姓宣泄怨愤,得其民心。
紧跟着宣布,禁止土地的自由买卖。
从军入伍者可领十亩田地,普通百姓可领五亩田地,或者等价的房屋、金钱等物品。
普通百姓通过长期居住来增加田亩,在秦国治下居住每满10年,可领5亩田地,而活到100岁,便是55亩田地,不过这些田地在持有者死后,其中五成收回,其中四成均分给持有者的子嗣,余下一成,持有者可以决定由谁继承。
而从军入伍者,可领十亩军功田,不过由于训练和出征缘故,这些田地是由其家属代为管理,而家属本身还有五亩田地,而从军入伍者战场立功后,杀一人,便是一亩田地,有着百亩上限,同时根据职位和爵位也有军功田赐下。
军功田在战士死后,同样是收回一半,余下田亩四成均分给有继承权的,余下一成则按照遗嘱给某人继承。但是有两个前提,第一,士卒承认的人才是家属,不然是没办法代为管理的,第二,其家属必须是华胥上帝的信徒,必须是秦国治下百姓。
当然为了防止士卒钻漏洞,所以他必须要指定至少四个人为亲属,无上限。
此外还有吏治田,每年对官员功绩进行审核,根据百姓满意度、城市规划、税收情况、以及是否浪费国家钱粮做出评判,最终得出其功绩,并赐下吏治田。
济世田、吏治田、军功田、爵位田四种田亩。
之所以不搞每人三十亩地,并且可以世袭,是考虑到一个问题。
试问,所有百姓,每户都有三十亩地,请问五年后粮价几何?
试问,所有百姓的田亩都世袭,请问五年后需多少田地供应百姓?
当然,百姓是不会理解秦国此举的用意的,他们实际上和豪族是没有两样的,他们眼里只想着自家的几亩地,自家的那些事情,七大姑八大妈的勾心斗角、炫耀攀比的事,他们眼里不考虑国家,只担心自己家的田被国家收走了,毕竟是祖祖辈辈攒下来的,凭什么收回去?
这就是姬希没有直接以华胥帝国的名义的缘故,首先,古代一直都是以一个字立国,从未出现两个字的国家,第二,以华胥立国,必会激怒大乾,使他们废除华胥上帝的正祀之位,第三,就是民怨问题,整个社会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公,必须要有人去从事那些劳苦的工作,而有些人则从事脑力工作,百姓不会去考虑两者的差别,只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如果以华胥立国,那么姬希就要直面这股民怨,信仰自然也不复存在,这是对姬希不利的。
唯有不和百姓发生直接接触以及直接的利益碰撞,再加上舆论导向,让百姓认为华胥上帝被蒙蔽,亦或者出现其他状况,才能继续享有信仰。
但是百姓也是善忘的,只要进入盛世,再加上县官不如现管,对于姬希的虔诚很快就会衰退。
所以姬希想到了一个办法,将神圣和世俗结合起来,并且占有至高权。
以才择士,以虔诚取序,并且在各县设立裁决官,由狂信者担任,不处理任何世俗政务,但是拥有罢免县级官员的权力。并且宣布,只要是虔诚者,死后便可入主神殿,从此永生不死!
当然,这些裁决官则由二号管理,这样一来可以确保他们不会被私欲所左右,利用权力扰乱官场。之后再播放一些虔诚者死后的纪录片,便可不与百姓发生利益接触,但依旧可以确保其虔诚。
而所谓的盛世,分两种,第一种是吹嘘粉饰出来的,第二种就是一个朝代刚开头,经历过战争,大量百姓死亡,活下来的十不存一,这样一来地价就下去了,人人都有田地种,这就是太平盛世。
等太平久了,没有田地种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怨气累积到一定程度,战争就又开始了。
一次次的轮回,直到生产效率提升,人口上限就会一次次的刷新。而地球的七十亿人,换做一千年前,早就狗脑子都打出来,尽一切可能来为自己的国家换取生存空间。
而荆南的战争一开始打的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气运的缘故,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泄露秘密、迷路,甚至于感染疾病。
不过这些问题在火炮的面前统统不是问题。
在一次次的“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过来!”的怒吼中,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荆南。
并一战将大乾水军打成碎片,从此大乾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水战,而有钱鹅水贼也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