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眼看局面要控制不住,忙道:“诸位,现在我们要商讨的是平叛的事宜,叶大人说的不错,该追究责任的还是要追究,可是时雍说的也没有错,眼下当务之急是平叛,其他事,容后再说。”
这分明是有偏袒之嫌了,从刘健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他称呼叶淇的时候,叫叶大人。而称呼刘大夏时,却称呼他的字,称呼叶大人虽然表现出了对叶淇的尊重,可是称呼刘大夏的字则显出了双方的亲昵,表面上刘健是在和稀泥,其实还是向着刘大夏的。
刘健倒不是因为和刘大夏亲密而因公废私,只是对内阁来说,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追究责任,这天下的赃官,天下乱七八糟的事多了去了,追究的了吗?
叶淇和刘大夏便不再吭声,刘健继续道:“其实兵部的章程,内阁也审阅过,里头的账目还是清楚的,问题也不大。户部这边呢,这笔银子也不是拨不出,所以内阁这边的意思,还是要尽快把事情商量下来,还及早拨出银两,做好平叛的准备,机不可失,时不待我啊,不能再拖延了。”
这句话没把叶淇气个半死,机不可失,早干嘛去了,从前这些人放任自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出了乱子就临时抱佛脚,叶淇的性子是出了名耿直的,是那种油盐不进的人,这时见内阁连通刘大夏施压,随即便道:“江南各军户所几十万人马,这就耗去了四百余万银子,银子花销出去老夫倒也不是舍不得,只是这银子是不是花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叶淇冷笑,终于搬出了杀手锏:“几百万两银子砸在军户身上,诸位能保证这些银子花销出去,军户那边能担当起平叛重任吗?若是担当的起,老夫无话可说,兵部要多少银子,户部都照准,可要是担当不起……”叶淇别有深意的看了刘健一眼,语气加重道:“那么叶某人不禁要问,军户既是无用,却比边镇比新军要多数倍的花销,这银子叶某人不敢拨付,就算皇上那边点了头,叶某宁愿请辞,也不敢在这章程上加印。”
都说叶淇是个难缠的家伙,这一番话,顿时让刘健等人脸色都变了,这叶淇是逼着他们立军令状,问题是这军令状谁敢立?军户的战斗力谁都知道是出了名的低,让他们担当平叛重任,这不是开玩笑?
刘大夏恼羞成怒的道:“你这是狡辩,国家不用军户,还能用什么?边镇要负责抵御外患,京畿的军马不到万不得已不得随意调动,否则谁来拱卫京畿?新军人数不足,难堪大用,不用军户,那用什么?”
柳乘风突然冒出了一句:“不如这样,我来说一句公道话如何?”
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柳乘风这家伙突然冒了出来,刘健眉头一皱,刘大夏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不过柳乘风参加这一次内阁会议是皇上特意安排的,太子那边也是极力推荐,再加上新军是柳乘风一手筹建,平叛也确实需要借重新军,柳乘风要说话,谁也不能栏。
柳乘风笑呵呵的道:“其实嘛,以我的愚见,现在是事急从权,军户当然要用,可是柳某人也以为,四百多万两银子全部开销在军户头上实在不应当,军户和农户已经没有了任何区别,平叛也借重不到他们头上,不如这样,给军户所那边的银子打个折,五折吧,给两百万即可,他们不是种粮的好手吗?朝廷只负责他们的武器,再给些许赏赐,至于其他的他们自己负责。至于多余出来的两百余万两银子也得开销出去,用去做什么呢?用来募兵,可以立即遣使各方,征募一批勇士,仓促操练一下,这战力想必也不在军户之下,我听说有些地方民风彪悍,朝廷拿两百万多万两银子,把这些人征募起来,为朝廷所用,也没什么不可以,叶大人,平叛是大事,朝廷不必斤斤计较这些钱嘛。大人想想看,八百多万两银子开销出去,最后是谁挣了去?无非是官兵,无非是商贾,官兵们挣了钱就要花费,最后还是流向了商贾,商贾们要满足朝廷和官军的需求,就必须生产,生产就要招募工匠和劳力,最后这些银子,也都流向了寻常的百姓,百姓们有了银子也会开销,朝廷从商贾和百姓手里征税,这银子在下头转了个圈,其实最终还是又回到朝廷来了,叶大人,咱们也不说题外话,刘公等人不敢保证军户的战力,可是你叶大人担负的起平叛失败的污名吗?所以这银子非拨不可,现在争论这些,也是徒劳无益不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