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的内山书店都是规模与影响非常大的书店,就连中国著名文人鲁迅也时常光顾,这也是外务省多年经营,才换来的成果。
由此可见,平台的建设多么艰难,花了外务省大量的资金和心血。而比起建设,更困难的是维护。要想中国读者接受报纸上传递的信息,就得摆出个中立的门面。
这样的形式一直持续到“八一三”抗战爆发,全面攻占上海之后,为了占领舆论宣传阵地,日本外务省加紧对上海的报纸的重组。先是将《上海****新闻》改组为《新申报》,后又改名为《大陆新报》。如此大费周折,就是害怕中国读者看出报纸的日本背景。如今这些身份相对隐蔽的报纸,就是日本政府在中国最重要的官方喉舌。而那些不小心暴露了身份的报纸,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发行量一天比一天低,有很多已经面临停刊。
中岛真雄仿佛看到了他旗下报社纷纷关闭的命运,如果他真的刊登了这篇烂文章的话。
“诸君,我们得想个办法,替华中派遣军的宣传机关擦好屁股,决不能让帝国在上海多年的努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中岛真雄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番话,可想而知他此时有多痛恨送来通稿的家伙。
“实在是烂透了!幸好我是日本人,如果此刻看到这篇新闻的是个支那人,我想一定会立刻将报纸撕得粉碎,而且永远也不会再购买了吧……”
“是啊,怎么能写出这样的烂东西……”
“陆军,真是一帮不学无术的混蛋!”
咒骂声在会议室里此起彼伏,这是日本帝国宣传机关向军队的控诉,虽然,并没有什么用。
“要不,还是给那些贪婪的中国人吧……让他们先刊登出来,我们的报纸只负责转载。这样对内容的真实性就不用负责,而且,也不会暴露背景。”
好不容易有了一条像样的建议,来自《文汇报》的实际控制人小林秋山。明面上的英国社长不过是个摆设,《文汇报》内部现在到处都是日本人安插的代理,已经被外务省控制得严严实实。正因为有着如此良好的表现,小林秋山说话的底气才会这样足。
有时候为了服从服从侵华战略的需要,外务省难免会接到来自东京的命令,要求各家报社刊登一些过于倾向日本的文章。为了避免表现得太过明显而遭到中国读者的集体抵制。小林秋山他们只得另辟蹊径,用金钱收买贿赂其他报纸的编辑记者去替日本人发声,然后再加以转载。这其实就相当于花钱登软文。
今天,小林秋山又打算这么做。
“这样的新闻,大报社是未必肯发,小报纸又没有什么分量,小林君,你觉得,应该是收买哪家报纸的编辑?”中岛真雄这样问,实际上就算是答应了。
小林秋山稍微想了想,然后说出一个可执行方案:
“《字林西报》、《申报》、《上海泰晤士》,就在这其中选一个吧~三家我都有可以合作的老关系,只要肯花钱,不要求上头版,还是可以办到的……”
“选能最快刊登的!”中岛真雄最后拍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