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不知道大家认为谁说的对?我认为他们说的都不对。小孩子一出生,他知道什么是善恶?就算是一个成年人真的就能说清楚什么是善恶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看到一个人饿的半死,怜悯他,每天给他馍吃,让他免于饿死,这是善?但是你知道他为什么饿的半死吗?先不说原因,你给他馍吃,让他不劳而获,成为不劳而获的人,这样的人不算好人吧?而因为你让他成为了这样的人,你说你算不算好人?好吧,你问清楚他的原因,但是他能给一个陌生的人说出真实的原因吗?他只好说谎,好了,你因为一个馍馍让别人成了一个虚伪的人,那么你自己说一说你算好人吗?
看到这些,不要说大家,就是我自己也觉得疑惑。其实人生苦短,何必纠结善恶。只要顺乎本心,救人不问出处,救急不救穷,至于大家如何评说,我觉得不必在乎。因为每个人心中的善恶标准并不相同,也许孔子觉得善而荀子觉得恶,对自己来说是善,对敌人就是恶,反过来亦然,所以善就是恶,恶就是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没做一件事都要想到善恶,而是想能不能做。
王浩当时把玉简全部聚集到一起,甚至帮助大家得到了修真的本门法决,本来是利人利己的事,可是却引出一场浩劫。这倒底算怎么一回事?有些人得陇望蜀,从玉简上知道修炼到极致真的可以成仙,他们再也隐藏不住心中的邪恶。挑唆众人围攻天地门,想胁迫王浩,得到更多修炼信息。他们都只有自己门派的修真法决,而只有王浩一个人在玉简前参悟了三个月,所以他们怀疑王浩知道所有的修真法决。本来大家开诚布公的把各自的玉简全部再拿出来就可以,但是却没有人提议,都希望自己能趁乱得到王浩,而不希望大家都能得到。或者说,大家现在都有神识,也可以制作玉简,大家拿来的能是原先的上古玉简吗?都听过一瓶酒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村庄沿袭着这样的一个风俗,就是每年的大年三十全村的人都要在一起过,每家每户都要炒几个拿手菜,然后摆放在一起,大家其乐融融。唯有酒是村子里专门采购!后来有人提出老是喝一种酒没意思,不如每户都把自家的好酒贡献出来,然后找一口大缸,把各种酒都倒在一起,看是什么味道!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很新奇,不妨试一试!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春节,在大年三十的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除了菜以外,还多带上了一瓶自家最好的酒,来到广场上,把酒倒进早已准备好的一口大缸里。在临开饭之前,村长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缸内混合在一起的酒到底是个啥味道!于是舀起一碗喝了一口,顿时愕然!大家猜他喝到的是什么?是水!),都知道这个故事永远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继续上演,因此他们倒也干脆,直接找王浩。
“朱盟主,只要你们交出王浩,我们马上就退走。”道真门的王冲奇看来是领头的。
“哈哈……,我还是盟主?不知道王浩犯了什么王法?需要你们讨伐。”
“他到没有犯什么王法,只是我们想和他探讨探讨。”
“探讨也要人家自愿吧,你们这么多人打上门来是探讨吗?”
“这,这……”王冲奇无言以对,“大家都想来和他见见,我总不能拦住人家吧。希望朱盟主体谅大家的心意。”
“他抢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