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少学中用老方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张府书房。

    张泽羽坐于书案前,程战衡和徐川站于一旁候着。

    张泽羽问:“我走之前让你们记下的那段话,现在理解了么?”

    程战衡:“大概理解了,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那你就说说看。”

    程战衡:“徒弟猜想,师傅想说的是墨门子弟,要有坚定的心。”

    张泽羽一听,笑了,又问徐川,“那你来说说,具体要怎么做呢?”

    徐川一听,“师傅说过,我们墨门中人,研究的是天地万物之理,物不可以穷尽,其中的道理也是永远也研究不完的。而且还会经常研究出一些新鲜的事务出来,世人听了之后,首先是嘲笑,当自己亲眼见到了之后,开始怀疑其中的真伪,等到真正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以后才会从心里敬佩起来。墨者想有一颗坚定的心,就要在别人嘲笑的时候不为所动,自己鼓励自己,在别人怀疑的时候不去贬低别人,在别人敬佩的时候自省不足。”

    “还行,字面上的意思已经理解了,剩下的,就是亲身实际去做了。以后,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别指望在我这个当老师的这里得到安慰和鼓励了,同样的,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也别指望我这个当老师的会提醒你们注意什么。这样做或许残酷了一些,却是墨者必须要承受的历练。过程可能很苦,但是当你坚持下来以后,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会变成你值得骄傲的回忆。”

    程战衡和徐川都没有做声,但是两人都把师父说的这些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并且用一辈子去实践、体会、理解,最终都成为了国之栋梁。这就是传统文化和后世应试教育的区别,传统文化教育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开始背诵各种经典,后世的总有人站出来抨击这个,说,让那么小的孩子去学那么深的东西,这些孩子能会么?传统教育还真的是不管孩子们会不会,目的是让他们先记住这些经典,并且,用一生的时间来实践、体会和理解。反之,如果不去学习这些经典,单纯依靠后世所谓的“思想教育”,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下降——因为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自我约束的道德标准是什么,所以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就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这种国学体系,如果用来治国或许并不太合适,但是用来育人是其他各种学派(包含中西)都无可比拟的。后世,我国在花旗国建立了孔子学院之后,花旗国为什么会那么抵制?因为他们恐惧,论文化,世界上还没有哪种文化比中华文化更加强大。

    但是从清代晚期开始,一些自以为留过洋,见过外国先进科技的专家学者们恨屋及乌,因为憎恨清zheng fu,捎带脚把国学也给憎恨上了。传承了几千年都没有问题的国学到了他们的眼中成为了让中国落后的根本,摘抄一些当时的社会名流们的话:

    钱前生说:“yu使中国不亡,yu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陈先生说:“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

    最狠的是周先生的这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后世的名嘴老梁说过这话:“三十岁之前,如果你不是愤青,说明你没良心。三十岁之后,如果你还是愤青,说明你没脑子。”用在这些大神身上非常合适。因为,当这些大神们的头脑冷静了下来,逐渐恢复理智之后,发现以前自己提出的激进偏执的想法越来越被时间证明是不行的。于是,说要废掉“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的钱先生放弃了使用灭汉字的想法,而是研究怎么改良汉字了(最早提出简化字方案,为解放后的简化字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的陈先生继续用汉字办杂志;周先生头脑冷静下来之后,也继续用汉字爬格子,并且一爬就是一辈子,成了世界公认的著名中文作家,他的常用笔名大家都应该知道,叫鲁迅。

    由此可见,出了问题的不是国学,而是清zheng fu,明朝也用的国学育人,能造出郑和宝船,能用神机营(主要装备为火铳)打败蒙古骑兵(朱棣对阵北元的战争中,在决战的时候,神机营是位于阵中最前方的,是消灭和迟滞北元骑兵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别相信愤青们关于什么中国人研究出了指南针和火药,只会用来看风水和做鞭炮。我们也曾经有过大航海时代,也曾经大规模的装备过火器。(别总拿崇祯朝的鸟枪一打就炸膛说事,在明代火器鼎盛时期,神机营装备的火器比清中前期的火器都要先进,在中后期才开始因为贪腐问题,逐渐走向衰败的。)世界著名的“三段式”she击法也是我们中国人先发明的。(德国的费列特大帝二世和脚盆国的织田信长都应该交沐英专利费。)

    这也应了辜鸿铭回答伊藤博文的话:“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甲午海战后,前ri本首相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接触。辜鸿铭作为张的幕僚送给伊藤一本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伊藤早知道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先锋,便乘机调侃他道:“听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